断桥 发表于 2004-3-18 12:07:00

建筑文化沙龙

研讨会实录一 <BR>萧默:今天是一次沙龙活动,主题为"关注中国建筑现状"。<BR>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种情况:中国建筑创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强烈的洋风。它给我们造成的损害,我认为,不止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BR><BR>这股洋风的主要表现是:北京、上海和其它地方最重大的建筑设计项目,几乎都被外国人囊括一空,如国家大剧院、CCTV总部、奥运主体育场鸟巢方案、首都博物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京电视中心等等。而这些以新、奇、特为尚的设计并不是最好的,不但缺乏中国建筑文化特色,有的并公然嘲笑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BR><BR>各地"欧陆风"狂吹不止,越演越烈,误导并破坏了中国的城市形象,甚至也吹向了政府建筑--例如,某市代表国家政权的法院竟然照搬了美国国会大厦;杭州的一个住宅开发区,凡巴黎有的诸如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更少不了大片欧式草地、喷泉和一律的洋美人雕塑。由澳大利亚设计号称为"中国最大的"温泉度假酒店将在天津宝坻落成;由美国人设计的杭州"梦幻城堡"也已中标。他们都直接抄自欧洲城堡。<BR><BR>甚至对传统街区的保护和改造规划,如北京皇城南池子,开发商也得请一位美国人本杰明·伍德来进行。这位洋人怎么也不能理解四合院有什么价值,说:"四合院这样的庭院建筑全世界都有……从这个方面来说,北京的四合院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最多也只不过150年的历史,并没有什么特别。"<BR><BR>可怕的是,上至决策层,下至青年学生,包括某些业主、建筑师、青年教师甚至著名教授、著名学者,都是这股洋风的吹捧者和崇拜者。而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则不屑一顾。我的朋友方拥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告诉我说,在中国建筑史考卷上,交了白卷不说,还公然写上我已下定决心,抛弃传统,全盘西化。与此同时,文物建筑却不断受到破坏,有人说,近20年来文物建筑受到的破坏,已经超过了过去200年。我有一位朋友,一位杰出的建筑大师,承接了一项房地产设计任务,从方案竞标一直做到施工图,已经全部完成。开发商却忽然提出一定要在他的事务所名字前面加上一家美国事务所,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位洋人,理由是在新闻发布会上会显得"好看"一些,以提高房产的"品味",说白了,是更容易卖出好价钱。开发商找来一家洋事务所跟他"合作"。可来人却是一位华人,开发商颇有难色。可巧正赶上了911事件,美国航班停驶,洋人一时回不去了,才临时找来一位金发碧眼人士,冒充为这家"克莱顿大学"式公司的老总,好歹算是把发布会对付过去了。而我的这位朋友,还得从已经少得可怜的设计费中白白掏出一万美元,由开发商转给这家什么也没干的洋公司作?quot;合作设计费"。<BR><BR>新疆要新建一座商场,我的朋友彭培根先生接到委托,赶到那里,满腔热情地要创作出既富现代感又富有新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投资商却大不以为然,说那种东西太土太"落后",要求他"越洋越好!几十年不落后,不要给我省钱!"彭先生说不服投资商,只得悻悻而归。<BR><BR>所幸的是,不少青年朋友已经敏感地察觉了这一倾向。网友们评论说:"他们太喜欢&acute;洋设计&acute;了。一些建筑师的作品表现出太多的商业气,缺乏建筑基本美学功底。有的过分强调前卫,而失去了中国应有的东方特色。曾经有人说,现在的城市互相越来越像,疯狂的西化会让中国的城市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现在看来,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BR><BR>对于那座温泉酒店,网友们也抨击说:"根本谈不上是建筑设计,简直是为了钱出卖祖国的土地。""难道中国文化就那么落后吗?总是拿着老外的垃圾当宝贝,结果连自己的东西都丢了。""究竟有没有建筑师的责任感,难道利润就是一切吗?"他们尖锐地指责:"如果一个建筑师出卖自己,只是单纯的为了钱,则近乎娼妓。"<BR><BR>但建筑师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甚至不是关键。曾参加过"魔幻城堡"设计工作的某青年建筑师就道出了心声:"我乃一迫于现实而苦苦挣扎于当前商业大潮的建筑佬,做过很多有违本性的东西。我也很希望能有一些真正的机会,做一些实在的东西……但急功近利的社会也同时塑造着急功近利的我们。……现在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每位业主都逼着各家设计院拼命搞得标新立异,显示立竿见影的效果。"<BR><BR>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何在?需要大家来讨论。我感到,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国际大潮,除了我们的准备包括理论准备、教育准备、人才准备、组织准备以及决策面的观念准备等严重不足的客观环境、只得匆忙应战外,主观上,"体制"应该是问题的核心,包括决策体制、审查体制、竞标体制、教育体制、学术包括众多学会的建设体制和学术刊物的自律机制等等,问题要远比我们表面看起来的深远得多。<BR><BR>以上就算是我的发言,没有什么理论,都是一些现象,供大家讨论。<BR>《建筑意》已就此组织了五六篇文章,将陆续在本刊发表,想把问题引向深入,讨论一年。今天邀请各位参加我们的活动,就是这个意思,希望各位老师和朋友各抒已见。因为问题比较复杂,与会的人数较多,肯定不能言无不尽,欢迎会后给我们撰写搞件。<BR>我们以后还会不定期的组织沙龙活动,或研讨、或讲座、或放映、或展览,欢迎各位支持并常来参加。<BR>

断桥 发表于 2004-3-18 12:08:00

辜正坤(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学者) <BR><BR>昨晚接到萧先生的电话,这个题材我很感兴趣。其实多年来我对这个就很关注,虽然我本身并不是建筑家,也不是建筑师,但我对建筑方面的事非常关心。原因是我主要做中西文化比较,这个课题本身就要求我对中西的建筑也做一些比较。 <BR><BR>我自己的结论和很多风行的结论不太一致。我觉得诸多方面中国的建筑艺术优于西方的建筑艺术,当然西方的建筑艺术也自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是它所生存的环境塑造出来的无可替代的一种特色。但是这两种艺术,西方的艺术和中国的艺术、建筑艺术应该是并存的。首先需要从中西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来关照,所以最近我又新起了一个观点叫"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 <BR><BR>我用"拼合"这个词来取代"融合"这个说法,"融合"不是不可能,"融合"在相当多的场合也是必要的。但是当涉及到艺术这个领域的时候,有时候"拼合"应该成为一个更主要的方法或指导思想。那么,什么叫"融合"呢?当把两种颜色,比方说把三原色混合起来产生一种新颜色的时候就是"融合"了。比方说把黄色和蓝色相融合可得到绿色。有黄色、蓝色、绿色,我们本来有三个颜色,如果让三个颜色都并存的话,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三种形式。如果把它看作是审美结果,那么就有三种东西。可是问题就在于人们并没有让这三种颜色同时并存,往往是把黄色和蓝色一旦融合之后,就只承认这个融合的结果,就是绿色,而前面的黄色和蓝色就消失了。就是说"融合"这种方法有时候就吞没了其他两种颜色,那你只得到一个颜色。那么"拼合"的思想就是让前面两个颜色并存的同时融合出第三个来。那么三个颜色并存。一个更简单的例证就是吃的,就是从食文化来看。食文化和建筑文化它们应该是相通的。怎么想通呢?比方说,我们可以任意取几样食物,或者是天津包子、或者是麦当劳,还有什么热狗,还有什么青椒肉丝,或者是夫妻肺片,就是各个地带的最有特色的、最有代表性的、当地的人们认为是最好吃的食物,假如选个几样,比如六样,搁在一个盘子里把它们搅拌在一块,这个搅拌者他的用意是要把各个食物的长处都融合在里边,但大家知道经过搅拌,没有一种菜、事物他的长处能真正被保留下来。刚好相反,不是它的长处相加,反倒是他把所有的长处都给综合掉了,没有一个长处能够保留下来,这就是"融合"的思想造成的恶果。搞了一个大杂烩,这一种菜里边你吃什么菜都不知道是什么菜了,如果是六样菜,那得到的就是一样菜,失掉了真正的其他六样菜。可是如果我们搞"拼合"呢?那么就是六种菜都把单独的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边,就是一个大的拼盘。那每一种菜的特色都能够保留。因此虽说是一大盘,实际上你可以吃到六个菜。这种思想看起来应该非常简单。因为在我们进到一个餐馆吃菜的时候,我们就绝对反对它把一种菜和其他的菜混合起来,我们在食物文化是这样,可为什么在建筑上我们就突然觉得不应该这样了呢?我们就觉得应该简单的是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然后和中国的东西融合一下产生一种新的东西,而且认为这样可能就是最好的。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现,西方的东西的长处不一定全拿过来,而中国的长处却肯定是被综合掉了,最后融合的结果就是六样菜中哪样菜的味最浓,比方说它的盐味最重,那么整坛,整个锅里的菜最后体现出来主要的特点就是挺咸的。如果哪一样菜的咸味特别重,那么你这一坛菜它的主要特色就是挺咸的,其他特色基本消失。同样道理,那么西方建筑的艺术形式一旦引进过来之后,采用同样的融合方式,就会造成主要的中国建筑形式--它的主体就是西方的了。因为,他就融合掉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那唯有"拼合"法承认原有的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时,才可能使它原有的东西保留下来。这是政治上、伦理道德上,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里边都完全存在的一脉相承的思路、理念,实际的操作方法也都是这样。就造成了从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大文化层面上的各个层面上产生了这种简单的融合,所以许许多多的东西消失了,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是失落了。这个在医学上可以说是更严重了,这就当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就不必说了。<BR><BR>我的基本思想就是这个思路,因此跟在座的各位建筑专家能够坐在一起讨论这个建筑的时候,我觉得很荣幸,我确实愿意加入到这个行列里面,我觉得有一个误解啊,不单单是在建筑学界,在整个社会都有这个误解。就是认为建筑它主要应该由建筑师来参与。实际上我觉得误解就是把建筑本身的功能和进行建筑的事,就是谁来操作建筑的工程给混淆起来了。楼房诚然应该由建筑师来进行建造,但实际上它产生的结果,作为一种艺术品,谁才能真正的享受它呢?在最大的场合并不是建筑师来享受它,是应该由广大的人民来享受。但大多数人就觉得不是这样。就跟这个菜是一样的,一种最好的佳肴一旦产生出来了,尽管是厨师生产出来的,但不可能厨师生产出来就他吃,真正要吃的还真就不是厨师。那么由谁来品尝这个菜好吃不好吃呢?在很多的场合好像应该是厨师,其实真正应该评判这个艺术是不是符合一种比较好的艺术审美标准的应该是老百姓,应该是大众。当然建筑师他也是大众的一分子,不应该把他孤立开来。而且他应该尽到能力来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样一来,才是健康的审美。因此,评判这个建筑艺术只不过是人民大众,实际上像我们开这个会实际上主要还是在建筑师这个行业之内在展开,而老百姓几乎没有办法挤进来。因为有很多专业的东西,它涉及的都不是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因此讨论的议题,这些题材的时候,建筑师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性的东西,关注于建筑直接产生的使用功能。比如说是否节约材料,这个当然很重要;是否对这个地方是安全的,交通啊,与整个人文景观协调与否啊,这些他都会关注得很多很多,而对于这个建筑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品,他本身看起来的外部形式是不是一眼看过去就很舒服,是不是符合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审美习惯,这个好多建筑师他就不去考虑了,他把这个看作是第二位、第三位。但是对老百姓来说这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他去买任何一辆汽车,汽车市场的消费大家都看得出来,厂家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结论就是,往往老百姓去选车的时候,他的首选先看它的形状。先看它的样子怎么样,然后才是其他的,尽管,有时在功能上他觉得这个车确实非常好,可是由于外形或颜色等等外形不喜欢,他就断然舍掉。这个建筑作为艺术的话,它和这是相通的。老百姓的审美观是非常重要的。而审美观,我们看到第二个误解就是审美它不是属于一个阶层、属于个别人的,而应该属于老百姓。你不能用一本科学的书或写十卷书来证明麦当劳是最科学的、调味最公正的,天底下最好的食物,然后强行让天底下所有的人都去吃麦当劳,去吃最科学的。对别的食物呢,都带着偏见,都是一种落后的原始的审美趣味的遗留。我听着这个说法是很荒唐的。因为,审美它没有真正的高低贵贱之分,你喜欢的东西它就是最好的东西,你不喜欢的它可能就不是最好的东西。别人喜欢,你没有权力去干涉,但你个人就是你自己的审美权利的最高主宰,不必要听信别人。什么好吃你就吃什么。所以建筑,我只是代表老百姓说话,不代表建筑师,只是从文化上、艺术层面上来谈论这个问题。因此,这样的讨论题,应该尽量地扩展到社会当中去,让老百姓来理解我们这些建筑师们他们该往哪些方面使劲,他们可能有很多想法,是可以沟通的。但老百姓现在误以为是不能沟通的。认为建筑师们有自己的关于美的看法,认为建筑师可以造出一种麦当劳,认为只有建筑师可以大家津津有味地欣赏,而老百姓可以吃另外一种,老百姓们也说你们的肯定是最好吃的,不过我不喜欢吃。然后,吃的还是少数人,就专家们在吃,而其他人并没有加入进来。<BR>

断桥 发表于 2004-3-18 12:09:00

这个工作是非常的艰苦的,如何让建筑本身的艺术形式真正被老百姓所理解,又得回到一些非常普通的常识性的观念上来,也就是喜闻乐见。要喜闻乐见的话,显然要喜闻乐见者的数量要多,有多少人喜欢这种东西,我们就大致断定这种东西它的市场是广大的。它就是应该拥有很多的收藏者,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就这个层面上,就它满足人们需求的层面上来说它的艺术价值是要高于其他的。我说的都是很简单的,被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所以,我想,我们这样的讨论它到底有多大的反响呢?当然,如果有媒体帮着报道的话,倒是可以起到很大的反响的,是应该有一种更大的场合,比如说网站啊,有很多的人都参与进来,首先,不要先把它看作是技术性的,技术应该是另一个层面,而是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讨论,这样子铺展开来。否则,像萧先生刚才说的提法,我深有同感,我对这个中西文化的比较,对这个中西的政治、经济、医学、科学技术现象,还有伦理、美学,也就是说在十几个层面上都做过相当多的比较。我也开这门课,在北大我也讲中西文化比较这门课,北大的学生听课的时候还是能够理解的,我说到建筑艺术时,那些专门学建筑艺术的他们倒不一定认同我,但是那些非建筑的,那些根本不懂得,他们反倒觉得是这样。当他把几种建筑拿来作比较,做选择的时候,他是很符合常识的规律的。常识告诉他什么东西是一眼看过去就是比较好看,那么,他就会接受,而非常识的,专家的建筑师就会说这个建筑在设计上怎么怎么不符合理念。比方说,我们现在西方的建筑学这些都是搞的通过一个简单理念,一个概念,扩展开去,整个一套建设出来,这个当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是它和传统的中国建筑理念它就不一样。那么,中国的学生,像北大的学生,他能理解这一点,他认同我,他觉得我们这个看过去就是好看。那个西式的,觉得就是得了很高奖的那种艺术形式,他说要别人给他解释很久很久,他才知道,哦,原来这个建筑是象征着什么,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建筑艺术它主要是视觉性的东西,它不需要你把太多的理性的、抽象的、哲学性的概念灌注进去,你一定要灌注进去也可以,但是你灌注进去多了以后,就增加了你的理解成本。当我需要几十年,或多少天才能知道它的美的东西,那这个激动性就过去了,我觉得应该是一眼看过去就能立刻打动我,要具有这种视觉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种效果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建筑师们或者学建筑的人他们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就专门钻在这么一个框框里边,它能打动他,他就觉得这个形象,怎么怎么曲线形啊、三角形啊突然打动他了。实际上他没有想到他这种审美的东西也是长时间熏陶出来的。而老百姓没有时间去熏陶那个东西,而且他也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熏陶那个东西。因为有前面的很多生活经历和艺术感受已经给他塑造出了他能接受的艺术形式,我们没有权力一定要把新的东西强加到他的身上去,他的审美趣味上去,要让他来承受我们,认为我们的才是最高的审美享受。硬要把什么麦当劳强塞给他吃,要他相信什么清炖鸡啊,什么中国的别的食物都是不科学的一样。这种做法本身就带有一种极大的强制性,实际上就是艺术专制。一种西方的艺术专制的体现。<BR><BR>这种专制在文化层面上正好是由西方的语言文字结构熏陶出来的。所以西方的语言文字结构是什么文字结构呢?就是用它高度的逻辑性的语言文字结构,印欧语系的都是这样。它有非常完整的主、谓、宾、定、状;它有名词、数位、量词等规定;有前缀、有后缀;还有性、数、格,还有时态,从古希腊罗马就开始了,由于这么几千年的语言熏陶,就熏陶出它的思维结构就是以概念为主。一切东西都搞成很科学式的东西。他的审美也完全是按照这条线的。可是中国呢,它也是受它的语言文字结构首先是文字结构熏陶的,那中国的文字结构就是象形文字为主,现在不是象形文字而是形意字,但是象形文字还是在理论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总是时时刻刻暗示它往象形的、直观的、直觉上去把握,就是直觉地看真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听见真理。那么两种艺术表达形式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西方的文化它是一种听觉型的、思考型的文化;而中国是直观地、视觉型的文化。建筑艺术也强烈地表现一种视觉审美,那么这两种路子应该是拼合起来,把两种常识都继承下来,而不是让某一者被吃掉,而我们现在就是被西方文化给吃掉了,听觉文化征服了视觉文化,就是这种语法文化--grammar征服了文字文化,你中国没有语法学,因为你文字不需要语法。而西方文字学非常落后,主要是语法学,它的小学叫grammar school 是一样的。这两种文化结构如此不相同,各自有审美价值的。现在是一边倒,而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老百姓不太明白。我觉得很多艺术家们他们没往这方面想的时候也不一定明白,就是从一个大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 <BR><BR><BR>

shibahai 发表于 2004-11-19 09:24:00

好帖子呀!

needwind 发表于 2004-11-26 13:23:00

可以说我们现在学习、接触的建筑原理、基础,都是从西方来的,自然而然的回受其影响!!还有就是政策上对古典文化的倡导的方式有问题!!不能现实地感受到传统之美!!


也许现实地感受也是受西方的影响!!

aihe168 发表于 2005-4-1 10:12:00

灌注新思想,求实创新!

传说 发表于 2005-4-8 17:30:00

唯一 的精品!

O:-)ZN):-* 发表于 2005-4-20 01:36:00

坚决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筑文化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