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作内接正三角形,满足两个三角形有相等的内切圆
在贴吧刷到的题,似曾相识。本帖最后由 yimin0519 于 2025-10-15 22:15 编辑
mahuan1279 发表于 2025-10-15 21:15
有证明过程吗?
1、正三角形所对的角大小是一定的(如∠B、∠C),那么∠B、∠C(左右)所夹的两等圆(切圆)圆心的轨迹也是一定的;
2、△ABC内接正三角形的等力点P到这两个等圆圆心的夹角也是可以确定下来,并且是唯一的,设为θ;
3、假定固定∠B这个切圆,那么另一个切圆(∠C内)的圆心位置依旧以P点(等力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此时它和那个固定的切圆半径是不相等的,但他们满足一种比例关系,即∠B所夹圆其圆心轨迹的圆半径和∠B所夹圆其圆心轨迹的圆半径之比(O1J/O1H=O1D/O1E);
4、按照比例关系,通过旋转、平移、缩放,使得3中描述的两个不相等的圆相等,即可得到∠B夹角内切圆的精确位置,从而得到与原△ABC相似的三角形,整体缩放即可达到目的。
5、4楼作图简化掉了等力点的作图,直接做了相似比O1J/O1H(图中那两个填充颜色的相似的三角形)。
4楼作图采用的是逆作法,先假定任意一个正三角形,再找等圆的精准位置,最后比例缩放到所需。 本帖最后由 MT9799 于 2025-10-24 22:07 编辑
几天未看,居然已有各种推广了(
给一个原题的“圆曲线切”正向作法,虽然可能也不甚简单,仅供参考:
(原题图在最下面附件方便对照)
1. 作三角形ABC的内心I、等力点S,连接BI、CI;
2. 作SP⊥BC于P,由此作出等力点的垂足正三角形PQR(易知BPSQ、CPSR分别四点共圆);
3. BI与圆BPSQ再交于J,CI与圆CPSR再交于K;
4. 作圆心为J且与PQ相切的圆,作圆心为K且与PR相切的圆(记切点为J'、K',不难发现RJJ'共线、QKK'共线);
5. 作圆J与圆K的靠近BC一侧的(外)公切线,与SP交于L;
6. 过L作SP的垂线(与包络抛物线相切),交BI于M,交CI于N,M、N即为所求两等内切圆的圆心,作出这两圆;
7. (B、C侧皆可,此处以C侧为例)作NU⊥CI交AC于U,再作UV⊥AC交CI于V,作圆(V, VU);
8. 作过C、S且与圆V相切的圆(阿氏问题PPC,注意应选择离BC较远的切点W,否则最终不是正三角形);
9. 第8步的圆与BC再交于D,与AC再交于E,D、E即为所求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
10. 作圆BDS,与AB再交于F,连接正三角形DEF,收工。
本帖最后由 yimin0519 于 2025-10-23 17:41 编辑
chenmik 发表于 2025-10-22 13:49
感谢yimin0519兄提供的精妙解法。目前还没想到其他的解法。
另外,可将正三角形推广到一般三角形(在可解 ...
承10楼图,试作内接三角形为非正三角形:
【通过作此图,终于弄清楚回复一楼帖子作图过程中的那个60°是怎样来的了:90-60/2=60,下图为90-74/2=53,或可直接描述成当前角的外角平分线】
局部放大:
是不是要反演? . 我只会用“参数化”画出来,“尺规”啥的,不会。 本帖最后由 yimin0519 于 2025-10-18 13:45 编辑
更新一下作图过程(就是换了一个形状的三角形,陪衬于后面原理解说):
这三步对应8楼原理解释第⑤图中的缩放及如何得到角度α:
yimin0519 发表于 2025-10-15 21:06
下面这个作法步骤有点多,可读性不是很好:
有证明过程吗? yimin0519 发表于 2025-10-15 21:54
1、正三角形所对的角大小是一定的(如∠B、∠C),那么∠B、∠C(左右)所夹的两等圆(切圆)圆心的轨迹 ...
建系硬算,行不行? 6楼解释得不太清楚,有点糊,今天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解题思路,请大侠们指正或发明、创造更好的解法:
(作法见4楼)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本帖最后由 yimin0519 于 2025-10-18 18:20 编辑
4楼作图过程不易解读,根据8楼的推演,稍作改之:
本帖最后由 chenmik 于 2025-10-22 13:53 编辑
感谢yimin0519兄提供的精妙解法。目前还没想到其他的解法。
另外,可将正三角形推广到一般三角形(在可解范围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