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现实的问题——检图等
检图即审图。机器一复杂,分工负责就细些。主管设计对整机负责,整机审图由研究室主任(通常细看)或所长、总师(通常粗看)负责。主管设计则配备一批设计员,由他们作部件设计,然后请一些经验老到的来审图(或部件设计员互审),通常“检图”指的就是它。<BR> 部件检图首先需保证符合整机联系尺寸图、结构合理可靠、加工装配工艺性能好;并对整个部件设计的全部图纸、文档中的每一笔线、每一个尺寸及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粗糙度、图纸与明细表中每一行文字标注等,都得逐一推定。可见其重要性。行话说:“一笔值千金,一笔失千金”。<BR> 用AutoCAD时,这一切是拿着一支红铅笔(标准化用蓝铅笔),对二维工程图及明细表操作的。试造与下场整顿时修改也是对二维工程图及明细表操作的。AutoCAD只是个电子图板,“一切都没改变”。<BR> 用Inventor呢?iam、ipt与idw之间有如此完整的关联吗?未来的iam、ipt能全信息包容idw吗?正确的检图项目与程序是什么?能在CRT上检图吗?正确的改图项目与程序又是什么?一台机器的不多又不少的完整文件有哪些?标准化与工艺得看哪些文档(会签哪些文档)?......<BR>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最终的审图都是对打印出的二维工程图进行审核的,因为加工的时候是以打印出来的图纸为依据的,不是以电脑上的文件为依据。另外,最终审图的时候一般来说参与的人比较多,而且还有领导,在CRT上审似乎不太现实,我们这儿一般来说是设计员之间互审是在CRT是审核的。
至于审核的程序,我们这儿一般是这样的:图纸打印出来后组织一个审核组,先由领导组织对整机结构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审核后设计员都要按照审核组的意见对设计进行或多或少的修改,修改后重新打印图纸,然后再次进行审核,这时的审核一般情况下领导不再参与,主要是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细节问题的审核,审核后仍由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定稿打印,然后交由相关人员签字。
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审核依然用的是传统的方式,审核人员并不关心你用的是什么软件,只关心你的结果。 在审校过程中,打印出图纸等资料,人来察看,恐怕还得在很长时间内继续使用。
Inventor的特色是,在审校出了问题之后,能更快、更完整地修改。因为全面的数据关联可能做到这些。 许多人都在埋头画立体图。然而“图”不是自我欣赏之物,是要给别人看的、是要用于生产的。<BR> 检图(包括改图)似应在零件图、装配图环境中进行,并且认真填写“工程师记事本”。倘若做不到,说明它尚有大的欠缺、远未成功,相信终究会做到。<BR> 如果二维工程图才是最终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三维设计最终要在二维工程图中才能定夺,这是三维CAD不能突破陈旧理念的悲哀。最终的结果不应当是这样的。<BR>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对于NC加工、铸件木模制作等来说,Inventor的ipt文件真是天大的福音!对搞艺术品类造型设计的,也是一片光明!网上有报道......听课的机械系学生来的少(5个),倒是艺术系学生去的多。<BR> 三维CAD不应当沦为二维工程图的辅助工具、手段、一个中间过程、草稿纸等等。相反,二维工程图应当是由三维CAD直接派生出来的二维表述。 说得好!!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目前我们国内机械行业绝大部分仍是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可以说CAM短时期内在我国还普及不了,所以二维工程图仍然是加工的依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