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飞越高讲堂4】JIG之简单教程-----我的椭圆我做主
<P><BR>JIG之简单教程-----我的椭圆我做主</P><P>关键词: Jig 一拖多 UCS 坐标变换 自动更改 </P>
<P>下面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教程来和大家讨论JIG的做法。</P>
<P>程序目的,通过Jig方式,选择两个角点,形成虚框,在UCS下创建椭圆,效果演示如下:<BR><BR>1、首先,新建一个objectARX工程,选取MFC支持(当然也可以不要)。工程名字叫MyEllipseJig.</P>
<P>2、工程创建完毕后。现在采用向导方式创建一个Jig类。<BR><BR><BR>其中的Class Nme指的是Jig类的名字,我取了EllipseJig<BR>Class to Jig是指的是要拖动的对象,我这里要拖动的主对象是椭圆,所以类应该是AcDbEllipse,至于怎么实现一拖多,请看以后</P>
<P>的代码。<BR>Number of Inputs是指中间拖动过程中实现的输入,因为拖动前有一点是已知的,所以只要知道另外的一点就行了,数目应该是1</P>
<P>。如果是创建多段线之类的,可能在1之上。<BR>头文件和CPP文件让它自动命名,点finish其他让程序自动生成。</P>
<P>3、这样我们会看到程序自动生成一些函数和成员。<BR>如果在vs2002下,可能下面的两句话要注释掉<BR>EllipseJig.h<BR>//ACRX_DECLARE_MEMBERS(EllipseJig); <BR>EllipseJig.CPP<BR>//ACRX_CONS_DEFINE_MEMBERS(EllipseJig, AcEdJig, 1) <BR>否则的话程序编译好了,CAD加载会出错退出。</P>
<P>然后我们添加一些自己的成员函数,为了直观起见,<BR>注释掉//AcDbEllipse *mpEntity ;并把所有的mpEntity替换成m_pEllipse <BR>这是要拖动的主对象。<BR>以下是要添加的:<BR> //出错信息,两个角点,UCS的变换矩阵<BR> Acad::ErrorStatus m_es;<BR> AcGePoint3d m_pt1,m_pt2;<BR> AcGeMatrix3d m_xform;<BR> //- 拖动的实体—椭圆,多段线及其Id<BR> AcDbEllipse* m_pEllipse;<BR> AcDbPolyline* m_pPolyline;<BR> AcDbObjectId m_polylineId;<BR> //线型比例,椭圆比率,主轴,法线<BR> double m_ltScale;<BR> double m_radiusRatio; <BR> AcGeVector3d m_majorAxis;<BR> AcGeVector3d m_normal; <BR>其中有些原有的我已经改名。对于成员函数,则加了如下:<BR> EllipseJig(ads_point pt); //重载构造函数<BR>Acad::ErrorStatus GetLineType(); //获取线型<BR> AcEdJig::DragStatus startJig (); //改动了一下<BR> Acad::ErrorStatus AppendEntity(AcDbEntity * pEnt ,AcDbObjectId & objId);//添加实体。<BR>template<typename T> T abs(const T x); //绝对值函数,这个是为vs2002用的,2005版本用不着。</P>
<P>4、函数的说明: <BR>我们对构造函数重载,得到我们需要的一些全局变量数值,例如线型比例,和UCS的变换矩阵。转化第一点UCS坐标为WCS坐标。这</P>
<P>些完毕后转入到 entity,然后转入到startJig</P>
<P>5、Jig的流程一般如下:<BR>构造函数()->startJig()->entity()->dimData()->sampler()-><BR>getStartPoint()->getNextPoint()->update()->updateDimdata-><BR>setDimvalue()->entity()->startJig();<BR>其中startJig,开始拖动,对一些做初始化,譬如m_pPolyline,等.<BR>getStartPoint,getNextPoint,是橡皮筋效果,跟多次输入有关,这里我省去了,合并到一个函数sampler,采样取点.<BR>Update对采样的点进行更新.<BR>Sampler,update,entity,这几个是不能更改名称和参数的。<BR>dimData,updataDimdata,setDimvalue跟动态标注有关。</P>
<P>6、为了实现一拖多,必然要在startJig中定义多个类,我这里定义了两个类型,<BR>AcDbEllipse,这个是最终要创建的,AcDbPolyline,这个是拖动时显示的,但拖动完毕后要删除的。你可以定义更多的。<BR>startJig的函数流程,<BR>先设置返回状态为kNull,然后为了虚线框效果,加载线型获得线型比例,初始化虚线框为多段线,增加4个顶点,添加到数据库,</P>
<P>完毕,打开多段线进行操作,<BR>如果处于正交模式,提示用户,两个角点连线水平或垂直,则无法创建椭圆。<BR>再创建一个椭圆类,开始拖动创建,这时候程序转到采样取点,</P>
<P>7、sampler取样函数的分析:<BR>setSpecialCursorType (AcEdJig::kCrosshair); <BR>设置拖动时光标形式:kCrosshair为十字交叉线,其实设置为kRectCursorye也是可以创建矩形框的,但是是实线,我想要的效果是</P>
<P>虚线,<BR>setUserInputControls((UserInputControls) (AcEdJig::kAccept3dCoordinates| AcEdJig::kNoNegativeResponseAccepted| </P>
<P>AcEdJig::kNoZeroResponseAccepted));<BR>说的是用户输入的方式,大家自己去理解。<BR>这时通过acquirePoint(m_pt2);获得点的坐标,<BR>如果想要橡皮筋效果,则是acquirePoint(m_pt2,m_pt1)<BR>这个时候如果取点正常,退出函数,转入update函数,<BR>8、update函数分析:<BR><BR>因为取点时候,虽然是在UCS中,但得到的点仍然是WCS的,我们不能直接使用得到椭圆和多段线,要经过一些几何上的变换。所以</P>
<P>需要通过acdbWcs2Ucs转化为两个临时点,为了避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要对Z值统一。如果椭圆比率很少,或者两个角点水平或者</P>
<P>垂直,将退出这个update函数。<BR>然后修改多段线的法线为WCS法线,高度为第一点的Z值,这步很重要,与下面的矩阵变换切切相关。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时候</P>
<P>我们是当作在WCS中画。这时候修改多段线的端点为计算得到的端点。<BR>椭圆中心点的坐标是这个矩形框的两个角点的中点, 然而主轴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如果椭圆比率大于1,则改变主轴线方向,比</P>
<P>率改为其倒数,并对多段线线型比例做调整。<BR>这时候我们得到的数值如果不做坐标变换,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是在UCS中,而椭圆和多段线存储的数据是以WCS方式存储的。所以</P>
<P>,转换椭圆的中心点和主轴为世界坐标,同时采用矩阵变换的方式变换矩形.如果缺少前面的设置矩形法线为WCS,高度为第一点的</P>
<P>Z值这一步,将导致变换的变换,得到一个跳动的矩形框。显然是违背我们的初衷的。<BR>关于这段函数的计算和几何部分,不是很难,大家可以看代码去理解。<BR>这之后,函数正确返回;若要动态标注则转入updateDimData;这部分我就没编译运行了,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做一下。</P>
<P>9、好了,现在函数又回转到startJig中。这时候获得其他函数的返回值,如果中途取消或者其他错误,不能正常返回,则删除</P>
<P>m_pEllipse,正常返回则用append函数让自动添加。但是虚线框是要删除的,所以我们再打开m_pPolyline再进行删除操作。</P>
<P>10、我们还要为这个椭圆的拖动创建方式定义一个命令名:MyEllipse<BR>这一步比较熟悉,我就不用介绍了,在命令函数中首先用户交互取得第一个角点,然后定义一个Jig类,对其开始拖动.拖动完毕后</P>
<P>,删除指针。</P>
<P>Arx的各个版本可能会有差异,但都是大同小异,另外,如果你还想实现关键字,橡皮筋等效果不妨参考其他例子或者帮助。</P>
<P>上面说的不对之处,还望指教。<BR>下面是源代码:<BR><BR></P> 坐沙发 <p>我要学习学习.</p> 不错,学习一下,顶! 不错,学习一下 拜读大师的作品,学了很多,这段时间正在研究椭圆 本帖最后由 why1025 于 2018-2-19 22:23 编辑
高老师,这个例子里面的尺寸怎么没动态显示出来啊,如何拖动动态的尺寸,能不能完善一下。急需,正在学习拖动,碰到动态尺寸,不会弄 没有明经币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