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码
|
说明
|
100
|
子类标记 (AcDbViewportTableRecord)
|
2
|
视口名
|
70
|
标准标志值(位编码值):
16 = 如果设置该位,表示表条目依赖于外部参照
32 = 如果此位和位 16 都被设置,则表示所依赖的外部参照已被成功融入。
64 = 如果设置该位,表示在上一次图形编辑时图形中至少有一个图元引用了该表条目。(此标志一般用于 AutoCAD 命令。大部分读取 DXF 文件的程序将其忽略,对于写 DXF 文件的程序也无须设置它。)
|
10
|
视口左下角点。 DXF: X 值;APP:二维点
|
20
|
DXF:视口左下角点坐标的 Y 值
|
11
|
视口右上角点。 DXF: X 值;APP:二维点
|
21
|
DXF:视口右上角点坐标的 Y 值
|
12
|
视图中点(用 DCS 表示)。 DXF:X 值;APP:二维点
|
22
|
DXF:视图中点坐标的 Y 值(用 DCS 表示)
|
13
|
捕捉基点。 DXF:X 值;APP:二维点
|
23
|
DXF:捕捉基点坐标的 Y 值
|
14
|
捕捉间距的 X 和Y 值。 DXF:X 值;APP:二维点
|
24
|
DXF:捕捉间距 X 和Y 值中的 Y 值。
|
15
|
栅格间距的 X 和 Y 值。 DXF:X 值;APP:二维点
|
25
|
DXF:栅格间距 X 和 Y 值中的 Y 值
|
16
|
以目标点为起点的视图方向(用 WCS 表示) DXF:X 值;APP:三维点
|
26, 36
|
DXF:以目标点为起点的视图方向的 Y 和 Z 值(用 WCS 表示)
|
17
|
视图目标点(用 WCS 表示)。 DXF:X 值;APP:三维点
|
27, 37
|
DXF:视图目标点坐标的 Y 和 Z 值(用 WCS 表示)
|
40
|
视图高度
|
41
|
视口宽高比
|
42
|
镜头长度
|
43
|
前剪裁平面(与目标点的偏移)
|
44
|
后剪裁平面(与目标点的偏移)
|
50
|
捕捉旋转角
|
51
|
视图扭曲角
|
68
|
APP:状态字段(不保存在 DXF 中)
|
69
|
APP:ID(不保存在 DXF 中)
|
71
|
视图模式(请参见 VIEWMODE 系统变量)
|
72
|
圆缩放百分比
|
73
|
快速缩放设置
|
74
|
UCSICON 设置
|
75
|
捕捉状态:开/关
|
76
|
栅格状态:开/关
|
77
|
捕捉样式
|
78
|
捕捉 ISOPAIR
|
281
|
渲染模式:
0 = 二维最优化(传统二维)
1 = 线框 2 = 消隐线
3 = 平面着色 4 = 体着色
5 = 带线框平面着色 6 = 带线框体着色
除了二维最优化的所有渲染模式均嵌入新的三维图像管线。这些值直接与SHADEMODE命令和AcDbAbstractViewTableRecord::RenderMode枚举值通讯。
|
65
|
用于本视口的UCSVP值。如果设为1,则视口保存其自己的UCS,该UCS将在无论什么时候视口被激活时成为当前的UCS。如果设为0,则当该视口成为活动视口时UCS不会更改。
|
110
|
UCS 原点 DXF: X 值; APP: 三维点
|
120, 130
|
DXF: UCS 原点的Y和Z值
|
111
|
UCS X轴 DXF: X 值; APP: 三维矢量
|
121, 131
|
DXF: UCS X轴的Y 和 Z 值
|
112
|
UCS Y轴 DXF: X 值; APP: 三维矢量
|
122, 132
|
DXF: UCS Y轴的Y 和 Z 值
|
79
|
UCS的正交类型:
0 = UCS 不正交;
1 = 俯视; 2 = 仰视;
3 = 主视; 4 = 后视;
5 = 左视; 6 = 右视
|
146
|
UCS 标高
|
345
|
如果UCS为命名的UCS时的AcDbUCSTableRecord标识符/句柄。如果不存在,则UCS未命名。
|
346
|
如果UCS为正交时(79组码为非0)的基础UCS 的AcDbUCSTableRecord标识符/句柄。如果组码79为0时该组码不存在。如果该组码不存在而组码79为非0值,则基础UCS被假设为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