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设计师最为苦恼的莫过于很多人正在用你的设计,但却不知道设计者是何人,尤其是面对国外投资者的时候。
中国改革开放用了二十年时间变为了世界工厂,而大多数的跨国企业都会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按图纸生产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设计的部门就必需派人越洋而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可能只是缺少了一颗螺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办法莫过于把设计部门也一起搬到中国。
正当越来越多公司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或者将工作外包给中国的企业,你或者你公司的名字如何可以出现在投资者的面前,而最后得到他们的订单,这正是万千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
而实际上,在你下决心向这些国外买家挥动手中的橄榄枝之前,你是必须要了解一下国际市场的情况,或者国际设计的趋势。
http://www.idsa.org 这是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网站,或许成为美国工业设计一份子的最简单方法,上面也有其他国外工业设计师的成功例子,譬如一个印度工业设计师如何走向世界的故事。同时这个网站也提供很多国际的设计趋势。
当你下定决心去接触国外买家之后,你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你找不到外商,或者外商找不到你,虽然即使你找到了外商,但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订单。
怎么办?感到束手无策,想要就此打住吗?
为什么不试试发散自己的思维,转变心态,尽可能先想一下,究竟什么我是可以做的,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我不能做什么”上呢?
就我个人的拙见,不妨试试以下途径:
办法之一,就是上一些国外求职网站,看一下哪些外资公司会有设计师的空缺,即使你并不想成为他们的正式职员,但你仍然可以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外包服务供应商向他们毛遂自荐;除了了解到职位空缺之外,你还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外国公司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是怎样,对好的设计师所定义的国际标准是怎样等等。
其二,你还可以接触国外的设计公司,看他们是否有工作可以外包,如此一来,客源由对方的设计公司进行开发,而你就无需四处碰壁,寻找新客,即可安心在国内“开工”搞创作了。
群发邮件也是其中一个途径,虽然这样做的效率比较低,但亦不妨小试牛刀。因为外国人做事一向喜欢通过邮件进行沟通的,所以查收邮件是他们的“必修课”,如果你能够发出一封能够突显自己优势的推销信,如便宜、高效、有创意或能够展示成功案例等,并且拿到对方人力资源部或市场部等主要部门的E-mail(公司网站上很容易找到),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容易被系统判定为“垃圾邮件”的字眼,就可能在某一天得到一个“offer”,只要1000封邮件有这么一两个积极回复也算有所收获了,别忘了,除了内部工资、电费等固定开支,这是完全免费的开发客户渠道!。
另外,可以将自己标榜为工业设计方案的提供者,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好像专利一样卖出去。我们在搜索中发现,一间叫Fast East Tooling的上海公司就是这样推销自己的。
又或者你可以在行业协会的门户网站或网上刊物进行广告投放,如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电子期刊(参看以下链接):http://www.idsa.org/webmodules/articles/articlefiles/designBytes-2006.pdf
据我所知,在国外,设计师自发组织的协会的推广力度及号召力都比中国的协会要大,所以当选择需要花钱的传统宣传渠道时,相对经济、有效、集中、省力地吸引同行关注的渠道,想必非协会莫属。
而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口碑不错的行业展会,例如香港贸易发展局所举办的“创新科技及设计博览” (查阅中文资料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u/1248735601 查阅英文资料情登陆展会官方网站: http://innodesignexpo.com/),另外,亦可致电致电020-86269557(何小姐)/ 020-86269773(朱小姐)或发邮件至 ide2006@find2fine.com。这个博览会已经是第二年举办,时间在今年的11月,这是一个亚洲业界精英的盛会,今年特地将触角伸向国内,希望网络更多国内出色的设计师到香港参展,为大家提供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以及广阔的国际商务平台,据资料显示,去年首届博览会吸引了大批有意寻求设计服务的海外生产商/贸易商/服务业者以及投资商等到会参观。像这类型的展会则可以让国内的设计师与更多的目标客户进行面对面亲密接触,直观了解双方情况,同时还可能收获一些“意外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