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0

[转帖]潘石屹(二):好公司应该像水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给我安排说要讲一讲市场,其实市场是最不好谈的。如果谁要斩钉截铁地说,明天市场会怎么样,我一定会把市场做好,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所谓的“策划大师”,根本不承担什么风险,都是企业去投资,他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在中国流行的这些市场策划大师,讲话的语气都很坚定;另外一部分人如果是真正自己投资的,可能到最后就变成打自己的嘴
巴,因为市场是一个最让大家捉摸不定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把我最近这几年想得最多的想法、对我来说感触最大的想法,跟大家谈一谈。

  首先我认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适应市场。这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什么比这个东西更重要的了。这样的一个市场,我们怎么去适应它?我提倡的公司应该是液体,应该像水一样,不管市场是方的也好,是圆的也好,还是一个像茶壶一样的东西也好,我这个公司都可以倒到里边去,每一个缝隙都可以充满,这样的公司就是好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像国有企业一样,什么计划、财务、计划生育、纪检,很僵硬,公司的状态是一个固体的,市场可能从圆的变成方的了,从方的变成扁的了,他就觉得我还得端着我的架子,我这就不能改,如果改了的话,我的处长还不好安排,我的科长还不好安排,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这个企业就一定会失败的,我们看到中国的好多公司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60%的人穿的是中国人生产的衣服,只是人家给贴上名牌,出去以后价格就翻好几番。就好像我们在做现代城项目的时候,我想一个房子花的钱很多,百分之六七十的钱是看不到的,拆迁费、市政配套等都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是柜子、门把手、他们家的木地板、窗帘,这些是顾客最挑剔的,咱们就把这些做成最好的。当时我对家具也不懂,听人家说意大利的好,那咱们就从意大利进口吧,算了算也花不了多少钱,单个家具价格可能会高点,但摊到每平米中也不会有多少。于是就从意大利进口,飘洋过海的,结果又耽误时间,又是碰到风了,又是入关有问题了。后来我们发现这都是东莞生产的,我想东莞的农民还能生产全世界很时尚的家具?我们就派人去了解,发现确实是这样,就是东莞顺德生产的,而且他们是有活就生产,没活干了就下地种田,这样的公司状态完全是液态的,甚至是气态的,把你任何东西都可以充满,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包括对中国的富裕做了很大的贡献,它也没有什么就业问题,现在中央领导天天关心的就业问题全都是僵硬的、端着架子的,处长科长放不下,一个庞大的组织结构,所有固态的结构,这就必然要出问题。

  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一个公司要变成液态的,变成像水一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讲做人。对于怎样做人,我当然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我想讲讲我个人的体会。我觉得一个人也应该像水一样。所有装模作样、端架子的人都是最没有水平、最没有能力的,他们没有创造力,他们也不会给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一个真正心里自信的、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在意名片上的头衔,在意坐什么车,在意穿什么服装,在意开会时怎么安排座次,我认为一个人只考虑这些事情,他就是固态的,这个市场就会把他淘汰掉,就是一个落伍的人。当一个人处在自由状态的时候,他就有创造力。如果他是个艺术家,他就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如果是个企业家,就能创造出好的企业。一个这样的企业家不仅能创造好的产品,将这些产品变为可流通的现金,还能为社会创造很多附加价值。

  第二,作为一个公司,它的产品,包括它的营销手段、它的思想,一定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肯定会被淘汰的。

  对一个市场来讲,你这个企业是不是有创新力,最好的印证就是人们肯不肯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你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人们肯买你的产品是一个最大的奖赏,这样的奖赏比任何一个媒体、任何一种评比要强得多。如果一个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创新,肯定就会完蛋的。我们可以来看看手机的例子,现在我们的手机,经常使用的基本功能都具备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会换新的手机呢?就是因为摩托罗拉搞了个V70,还有其它企业出了个什么新品,非常炫目,非常的新鲜,让原来有手机的人一看就有冲动,冲动到能够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塞到你的口袋里,它的整个力量来源是创新。再比如女孩子穿的服装,如果一个服装厂家不创新的话,马上就会被淘汰。如果颜色、款式稍微有一点对不准的话,它的市场份额就会丧失好多。如果服装公司把去年夏天的服装拿出来送给你们穿,你们都不会穿,嫌它是去年流行的,怕丢人,别说赚消费者的钱了。所以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讲创新实际是最核心的东西,但是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口号。如果一个很好的东西,大家都天天嚷嚷,跟一个口号似的,丧失了它真正的、思想性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做出来。

  就好像我们的现代城,我们只推出了48万平方米,推了四个品种。我们想达到推出一个品种就要给消费者眼前一亮马上就想来购买的效果。在北京市我们试了一下,是10万-15万平方米一个产品,不能再多了。销售得好,我也不再生产,我要另外的产品,所以我们现代城的销售48万平方米,销售额41亿人民币,在很短的时间就销售完了,销售结束后,全中国的房地产商都说潘石屹肯定说的是假的,说的不对。我说对不对,反正钱在我的口袋里,你爱信信,不信拉倒。昨天我还跟《经济观察报》的一位副总经理谈话,他说别人都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销售41个亿,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他说他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试一下,他就去跟销售员说,我给你留一张名片,只要你们还有房子的话给我打电话,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个销售员没给他打过电话,证明现代城没有房子了。等到半年以后,房地产商回过味来了,我记得《万科周刊》写了一篇文章,说潘经理在一块不大的地块,只有7.9公顷的地块,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惊人的销售额。其实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有新产品推出来。我们现在推出的建外SOHO,一期、二期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打破了,我们又推出16万平方米,又是一个新产品推出来了。

  我觉得一方面对于市场营销来讲,手段当然是要有创新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产品一定也要能创新。如果产品不能跟上去,光有那些空架势是没有太多用的,只是骗骗人而已的过场,实际上没有魅力,没有吸引力,这是挺可怕的。

  另外,既然今天是来学校谈心得,我还想谈一谈我对于教育的一些看法。大家来这里都是想多学一点东西的,其实光是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的经历就会有所启发的。主要是我们能换上一种状态来思考和学习。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经过这个过程,你可能永远在一个层面上去思考问题。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问一位大师,请大师给他讲一讲教育,这位大师是位印度人,大师说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叫老子,老子说要学会弹琴,要有十二年的苦练,你才能会弹,如果要弹得真正的好,你还要十二年时间去忘掉它,如果你只有学习的过程,没有忘掉的过程,你的状态还不对,还不能很好地工作,还没有达到那种自由的状态。你要成就一番很大的事业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有可能你花两年时间学习,再花两年时间忘掉,再花两年时间学习,再花两年时间忘掉。当然人各有悟性,时间的长短不一。有些人毕业几个月,就好像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很有经验,有些人毕业五六年,还好像刚刚从校门出来一样。这个就是有的人忘得快一点,有的人忘得慢一点。

  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经常说,这个人刚刚毕业,还不太好用,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刚刚毕业的人,那些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还牢牢地控制着他的思维和行为,会比较僵化。就好像我们学车一样:学会开车,可能需要一个月,然后你再熟悉,要会驾驭车,一定会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忘掉它,如果你总想着教练怎么跟你说的刹车怎么踩、油门跟离合器怎么踩这样的东西,会变得很紧张的。而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你把车开到沟里去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讲管理者。如果你整天紧张得不得了,天天琢磨着赚钱,天天问财务还有多少钱,营业额上去没上去,在紧张的状态下,我认为这个企业一定是管理不好的。

  我觉得对于市场和管理这两个职业来讲都会有这样的两个过程:学习和忘掉。对于艺术来讲也有这样的过程。我曾经问一个摄影师,他是一个照相照得非常好的摄影师,我跟他讲,我说我能够体会到,做管理工作,做像市场这样的工作,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一个忘的过程,我说像你们做艺术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说一样,完全一样。如果老记着教科书上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就永远拍不出来有创造力的作品。只要将条条框框的东西都忘掉,就上了一个层次,如果你忘不掉,头脑中还有条条框框的限制的话,想有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我想谈关于计划的一些题外话。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计划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公司一般不做计划,都是方向。为什么会这样,我是受到了一些启发的。最早的时候,我是一个没计划的人,突然接触这些洋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电脑记事本,今天见谁,明天见谁,他这个英文比中文好写,一大堆都记进去,排得非常密,有一段时间我去日本,一个朋友来接我,他的计划,这一张车票,在什么站台换车,几分钟以后换什么车,写得井井有条,在七八年以前,我很羡慕这样的人,把自己的时间、把公司都管理得非常好,所以我也拿一个电脑记事本让秘书给我排排计划,今天见谁,明天见谁,刚开始时排一个星期,后来一个星期不够用,就排一个月,当我排一个月排完的话,就用OUTLOOK继续排。这样一来,一个月会过得非常快,你都会知道这一个月,15号干什么,20号干什么,25号干什么,后来我突然觉得特别可悲,我的生命一下缩短了,这一个月时间就跟一天似的,原来我想起来干个什么事情,觉得生命很长,我说我活的意义是让我的生命多活几年吧,结果这么一排的话,觉得特别没劲。而且别人给我打电话的话,本来我很想见这个人,我们见面可能会有思想方面的交流,可是因为我的计划,我又不能见他;也因为我的计划,我可能必须见一个我非常不想见的人,见他,任何收获都没有,生意也谈不成,没办法那就吃饭吧,嘴总得占着吧,我不想跟他说话。我觉得这个计划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灾难,这个计划把我的感受,把我整个感觉最精华的部分,都被这个OUTLOOK指挥着,不是我的大脑指挥着我自己,不是凭着我的感觉、我的激情去做,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以一个公司来说,也是这样,你看这些公司排的计划,这些没上市的公司我就不知道了,上市的公司的计划,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计划,我详细地研究了一下,像恒基呀、新宏基呀、万科呀、北京华融置地呀,计划跟实际完全是天上地下,你会觉得简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公司把它的方向和它的市场策略制定好,不要过分细化,细化到僵化的程度,就没有意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4-4-20 03:48 , Processed in 0.71369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