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29|回复: 11

陈老师,今天终于下完solidwork 2001plus中文版,安装后,与inventer比较了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8-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觉差别也不大,好像并没有cam和cae的功能,只是有些地方更细致一些,但inventer操作更简明。但是有一个功能是inventer不可比拟的,不知对不对?就是怎么解决产品铭牌文字的问题? solidwork有草图文字,inventer好像只有工程图草图文字,我看到了您inventer的图章作品(好像您说用了AutoCAD,是文字炸开功能吗,请指教)——怎么只用inventer解决这个问题呢?换来换去毕竟太讨厌。如果,就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inventer 只能寄希望与以后的版本,才能与solidworks一较高低了,现在恐怕还不能取得很大的优势,毕竟这不是个可有可无的功能,还是很有用的!
发表于 2002-8-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

1〉刻字的问题解决起来很容易,而且用的地方不多。实际上没必要做“铭牌”模型,因为这些东西用二维设计完全可以解决的。还是我的老话:为什么要建模?做好了有什么用处?
2〉Inventor的优点是“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这是工程师急需的功能,这是别的同类软所不足的功能
3〉单纯从构建模型的角度,各个软件并无明显差异,因为用的是相同的计算数学的成果
4〉这个档次的软件都没有分析功能,只有MDT有个粗略的分析模块
 楼主| 发表于 2002-8-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真没有这个草图文字功能了,好像也不太难,为什么不弄上这个功能呢?

曾经看到有人抱怨:autodesk的程序设计人员有问题,为什么浮雕之类的功能,顺手就能解决,却想不到去解决呢?信然!
陈老师,我这个人是有一点懒,所以我的想法是:通过三维设计和部件的调整配合,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完全的首先在三维中比较合理的展现出来,工人只需要根据这个三维模型输出的二维图纸去工作就行了,最后出来的实际产品应该和我设计的三维模型没有一点区别。设计工作主要在微机中完成,而不必反复在样品实验试制中,纠正细节。比如,我现在设计的产品,可以放铭牌的地方很小,需要我仔细考虑放到哪里比较方便峁装,容易看得到,文字大小合适又都能放上去,又要美观,感觉很讨厌,本来想inventer可以帮忙呢?谁知终于是没办法了!整个设计,前面很舒服,最后搞铭牌的时候又回到了老路上,还要等产品出来后,在实际中测绘,然后在微机中画图。感觉就象美女是个公鸭嗓子,说不出的难过,可惜!
    现在比较起来,只是感觉inventer使用效率高一点(不知是不是比较熟悉的原因),设计思路更清晰,容易理解,不是单纯的功能罗列,命令简单使用功能却很强大。对于“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我现在的软件使用水平还不能有太深的体会,我用一用solidworks之后,感觉会深一点,现在先硬记下,慢慢体会。我觉得,inventer很好,但是,有些功能还是应该弄上比较好,至少应该反馈到autodesk,如果陈老师有联系,不妨帮我们反馈一下,缺点就是缺点,没有缺点怎么进步呢?我想用inventer,因此罗嗦了这么多!
发表于 2002-8-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商首先是商人,之后才是技术。您说的意见,我没少向Autodesk提交...

甚至当面向Autodesk副总裁提交(包括书面意见),但结果并不理想...
据我所知Inventor R6做了浮雕功能。
至于您说到“对于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我现在的软件使用水平还不能有太深的体会”,我觉得不能理解,任何设计、基于任何CAD软件,其过程都是“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不过是软件所提供的直接支持多与少的问题,就是在AutoCAD中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是工程师在做设计、而不是在充当描图员...
发表于 2002-8-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2-8-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软件之间在这方面的优劣区别——inventer是不是特别优秀一点,因为别的

软件,用的更加不熟练,至今我还没有感觉到。另外,对于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这个提法是在这里才听到的,对于它的定义、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没有完整地看到过,因此只能是猜测它的含义。也可能在实际中,已经在自发的应用这个概念了,但是没有提炼到更高的自觉的层次上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需要增加感性认识,丰富对这个概念内涵以及外延的理解。
陈老师,Ver.6.0有没有草图文字的功能呢?
 楼主| 发表于 2002-8-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zynbest兄,这些都是solidworks的插件吧,我昨晚刚

明白有限元分析COSMOS/WORKS、运动分析 DDM,正在找下载点。看了你的帖子,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呀,确实强大。谢谢你了,我另存为... 慢慢看,慢慢找。
    唉,什么时候,inventer也能有autodesk专门开发(委托搞的也行)的此类软件呢?毕竟,autocad用的最久,我想肯定会在两维出图中用到的。现在,有什么三维软件,可以功能强大到丢掉它呢?我总有些不相信!因此,还是喜欢用autudesk的产品,当然前提是功能相当或各有千秋,如果它不行就没办法了,只好用solidworks。
发表于 2002-8-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Inventor有两个优点: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和显示表达...

(1)        为什么要在CAD中进行装配?
在“前言”中我们讨论过,任何零件都不可能单独被设计出来。
就以一次性使用的纸杯子来说:其直径是与成人手的平均尺寸相关的,不能太粗或太细;而圆锥形是要与一大落杯子装在一起包装和运输的条件相关…
显而易见,脱离了装配关系的约束和限制,零件设计就是无源之水,完全无法进行。因此,可用的CAD软件必须具有装配功能,否则就仅仅是绘图工具而不是设计系统。
能不能实现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是CAD软件功能的主要评价标准。注意:是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的能力和相关支持功能,而不仅仅是能装配零件的数量。
在传统设计中,装配关系总是存在于工程师的头脑中、甚至是在成熟工程师的潜意识中,并且用工程图做有限的辅助记忆。说到关联,则主要是工程师在操心。所以,设计的差错总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多次拆、装绘图就是必要的;所以,审核校对就是不可缺少的。
在CAD软件中如果能够实现这些装配关系的定义,进而做到关联的零件设计,工程师就可以大大地省心,而设计的差错也因此被大幅度减少,这就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原因。设计质量提高,必然带来设计效率提高。
(2)        为什么必须从三维设计开始?
只有从三维模型开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无论是老产品的修改还是新产品的研发,其效果将是十分明显的。所以笔者曾经在许多文章中说过“三维设计是必然趋势”,因为只有三维设计,才有做到这些的基础条件,而二维设计直到目前,还看不到明确的可能性。
笔者在另外一本书《AutoCAD2002机械设计高级应用技术》中,曾经用较大的篇幅讨论能不能AutoCAD中实现基于装配的设计,而且也提出了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比起来在Inventor中进行的同类设计,AutroCAD中的方法式静态的、非关联的,因而从三维开始设计的优势仍然绝对的。
认识到这些,才有可能将三维CAD软件当作设计工具,而不是建模工具(三维电子图版)来使用;也就不会把精力完全投放到并无必要的复杂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上(例如创建蜗轮);也就能很快体验到三维设计的优势而不舍得离开这样的软件。
(3)        在Inventor中能够实现与真实装配相同的装配描述么?
Inventor在许多设计支持功能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在同价位的软件中,其性能出类拔萃。但是,计算机+软件,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与宇宙间的最高成果——人的大脑相比,这个差别不是二段棋手与三段棋手的关系,至少是业余初学者与聂棋圣的比较关系。
在目前的CAD软件中(在Inventor中也是一样),所能支持的装配描述也仅仅是“几何关系”,完全没有涉及到诸如:齿轮啮合、螺纹装配、滑动配合、过渡配合、压配合… 这些也应当于几何形状相关,而且在设计中很常见的装配关系。
解决这样的描述问题,恐怕不是软件开发者的事情,要等待数学家构建出相关的数学模型。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
Inventor中的装配并不完全是工程师设计思维中的装配;Inventor的装配仅仅是通常概念的“几何关系”;与机械结构装配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基于这样的装配进行的“干涉检查”的结果,也就不是工程师概念中的“装配干涉”。例如:螺纹联接将被认为是“干涉”。
但是,毕竟三维软件在逐渐进步,对于设计构思表达的支持,也在逐渐接近工程师的需求,因此真正的设计支持功能也逐渐在完整。
以后的内容中,笔者将努力在人的设计规则和Inventor的数据规则之间搭桥,以设计需求为切入点,讨论正确使用Inventor数据规则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设计是浩如烟海的内容,而笔者的经验和能力实在有限,也就只能在原则上做些讨论。
(4)        Inventor的基于装配关联设计能力现状
把任何CAD软件的能力与工程师相比,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两者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这是最基本的、实事求是的估计。
人在设计中,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人的头脑能够相当从容地把握住这种极其复杂的关联层次,对复杂程度几乎是没有限制的。例如从一台专用多轴车床开始,工程师的设计思维可以跨越几十个层次达到一个小轴,这很容易。
可是对于软件来说,可就远远地不行了。以笔者的反复实践,就目前Inventor R5.3的能力来说,跨零件的关联设计,不太复杂的可以顺利完成;较多的层次(例如三个层次以上)、较复杂的关联(空间的、多参数的关联)可能会出现问题。
例如:A是基础,B与A关联,而C与B关联,这就是“两个”层次。当然,如果有多个零件都与某单个零件上的特征“自适应”关联,例如:A与B、 A与C、A与D、A与E… 这都是属于“一个”层次。
跨零件关联的过程中,Inventor要以变量化设计的数据处理模式,进行大量的计算,运行效率会急剧下降,内存需求会大幅度提升;而且可能在更新中出错。一般条件下,多更新几次可能就会恢复正常。据说这是Inventor一个已知的Bug,可以期望下一个版本会有所改进。
但是,三、四个层次的、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只能是简单的设计,复杂的设计怎么办?以笔者的观点,这里有一个人的灵活性,也就是为了将就软件能力,尽量利用软件的现有规则,更多地表达人的设计规则。
例如,把每一个层次的装配限制在两个层次的关联基础上,做到顺利、快速;之后将这个层次的装配结构“衍生”成零件,进入上一层次的装配;而上一层次的装配又可能完成第二个“两层次”的跨零件关联(这个衍生的子装配被认为是一个“零件”)… 这样来实现多层次装配关系的表达。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进一步解决问题,但有一个限制:一旦以衍生子装配的方式进入上一级装配,并参与基于装配的关联参数设计过程,那么这个子装配的构成零件就不能再增删,否则相关联的几何要素可能会“错位”,造成跨零件关联不可恢复的错误。当然,改变某零件的参数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总体上说,Inventor的方向确实是沿着“变量化设计”的数据处理模式在发展。但是,变量化设计的技术方法还没有达到参数化设计那样成熟,其稳定性也没有达到参数化设计的程度。但是,毕竟变量化设计能更为充分地表达人的涉及构思,其未来是十分光明的!
最后,在Inventor中使用参数化设计的数据处理模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这个估计的基础上,将参数化设计和变量化设计的技术联合使用,就能描述十分复杂的、多层次的装配关系,达到设计构思的完整、准确、可靠的表达。
完完全全把设计关系交给软件,至少目前还很难做到。就是说,人还是要操心,只是比过去少了许多。也许有一天,软件会像一个优秀的总管,虽然不能决定大事,但是交办的事情则完全可以放心。但愿这一天早些到来,您知道,笔者是个“悲观主义者”…
 楼主| 发表于 2002-8-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好论!有共鸣,有收获,xiexie

1、显示是好,一目了然!
2、solidworks的装配图,我还没开始学画(也有很好的教程),粗略的看,好像也有配合功能。从草图到特征来看两软件能干的事差不多,除了草图文字。至于装配,出图,修改,以及细微功能,我用过以后才有感性认识!
发表于 2002-8-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4-5-21 19:23 , Processed in 0.32587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