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nventor 该怎样做?
这恐怕得有点“由用户说了算”的理念,Inventor软件的设计也得与使用者“关联”。为此先提上几条,权当抛砖引玉。
1.建议Autodesk中国代理经常上这个版块看看,并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版块顶端建一个“动态、资料与指导”栏(网民不要去贴东西)。相关的主要网站上都可建,培植一个庞大的用户群是软件能获成功的关键。
2.建议Autodesk加大他们与中国使用者之间的重要纽带、领军人物陈老师的“权值”,以便认真、及时听取大家的正确意见。把耳朵伸到东方来,听听中国工程师的意见,兼听则明有好处。
3.增加iam→ipt 功能钮。设计中通常是先有“里面”,后有“外面”。比如传动箱设计,先搞肚子里的一大堆东西,再套上外壳。有点像给人做衣服、镶牙,机床等罩壳设计更是如此。当这个箱体为非标设计时,箱体的成形难度在整个设计中最大。如果能把“里面”的iam 变成一个整体的ipt(当不止一种材料时,做成不可逆转的临时过渡零件,不进BOM不进包),这不仅有利于“外面”的设计,也有利于避免干涉及检查干涉。 即便对于单个零件设计也有用。比如一个箱体的铸造木模有两种做法,挖掉一块(这点Inventor有了)以及装上一块(Inventor只有长出来一块)。为什么不能先在另处专心致志地做好了,再装上去,使之浑然成一体呢?这种做法有时更贴近、更便于人们的思维。既好又快,何乐不为?这事对Inventor软件设计者似乎难度不算太大。 Inventor可以由许多(或一个)ipt组装成iam,也可以从iam中提取出每个ipt(包括标准件),唯独没有整体iam→ipt,让我心理不平衡。
4.增加凹凸转换功能钮。作为模具CAD/CAM 常需要上下模翻转,Inventor没提供。如果能扩展成四周都转换,那就太好了。结合第3点,就可以先把“里面”的ipt包上,转换成一个“外面”的ipt;再钻到里面,挖掉可以去除的材料,成为一个中间宽畅的箱体。“里面”的ipt最好还能OFFSET出箱体的外形供参考。几次里外反复、挖挖补补,这样设计出来的箱体还怕会有干涉吗?
5.在“附加模块管理器”中增加一个启动/加载选项:世界模块与世界库,让用户选择。Inventor好心好意地把世界各国的标准件库等都给了我们,但我还是认为不方便,P8更不方便,眼睛实在吃不消。我要是有办法,肯定把那些外国货忍痛割爱。选项宜顺便把新建文件模块也包括进去,免得我们“野蛮”地把Templates中的外国货删除。这事可以先来个SP。
6.螺母与螺纹轴宜自动地对准角度。拧在轴上的螺母可以动态地旋进旋出,这是Inventor的一个卖点。然而驱动整个轴系旋转时,就它老人家把握住了大方向,成了“亮点”。
三维CAD/CAM软件竞争十分激烈。Inventor极可能做大(坐大),因为它先人一步地有了十分出色的设计理念;然而理念从来就不成专利,因此也可能以后会落伍,“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Inventor要当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