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71|回复: 15

陈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5-1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各个学生近日到广东去找工作,参加应聘考试,其中使用AutoCAD时,考官把工具条关闭,并不能使用菜单,要求全部使用命令行输入命令。结果靠得并不理想。现在使用AutoCAD的中文版,很少有学生在记命令。不知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发表于 2002-5-4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是应该的

从我使用AUTOCAD这么年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使用简化命令绝对要比点取工具条来得方便来得快,如果你用AUTOCAD仅仅属玩票性质,只是偶而用它画上一张两张图,不错,用工具条是要简单,但是对于很多单位来说每天有很多的图要画,如果用工具条的话,是严重的浪费时间,我不是什么“ATC教师考核的主考”,但我是一个从事实际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员,因此,wxj351老师,如果你想让你的学生能顺利找好工作的话,请切记,对于一个工程设计人员来说,AUTOCAD只是一个绘图工具,我们不需要对它的每项功能都了解的很清楚,工厂对员工要求的是工作效率而不是对AUTOCAD的综合能力,怎么样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图画出来才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是你们老师的事,你们通过对AUTOCAD的全面理解然后教给学生们最有效最方便的使用方法,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不是我对陈老师有意见,而是我看到在这个论坛上有很多人已被陈老师导入一个误区,陈老师的很多观点是站在一个考官的角度上来看的,而对于一个实际操作者来说,绘图速度和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于 2002-5-4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话我爱听.我记得在R14刚出来时,我还不习惯

呵呵。这话我爱听.我记得在R14刚出来时,我还不习惯,一直用AutoCAD R12,而且是DOS版的,左手键盘,右手鼠标。
  因为我从事的是冲压模具设计,一般图纸平面图纸足够了。而且目前来看。好象这种情况还回持续下去。
   我的感觉,单纯的将AutoCAD当成电子图板也未尝不可,我的很多同事就是这样的,关键是做完的图档,可以直接在加工中调用,从一块模板的打孔,到上NC机床电加工(加工中心,线切割什么的),可以很方便的完成.
  在cad 中做一些开发,是让工作时轻松一些,简单一些,标准化一些,让公司的新进员工上手快一点。
  现在我部门的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风格基本一致
发表于 2002-5-4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事情...

直到AutoCAD2002,我还是敲命令,因为是两个指头干活,霹雳扒拉...
但是,软件发展的过程就是操作越来越简单。
简化命令使用的极致是:
左手三个指头管QWEASDZXC键及其组合,右手管鼠标,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地绘图...
发表于 2002-5-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个好的公司来说,风格不能“基本一致”,应该绝对一致

对于一个好的公司来说,风格不能“基本一致”,应该绝对一致
发表于 2002-5-1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我曾经是ATC教师考核的主考,我认为有资格发表意见...

1〉这样的考法没有任何道理。只有在二次开发中才需要熟记命令名
2〉不知道考官自己的AutoCAD应用水平如何,有可能也不太好。所以无法拿出真有份量的考题...
3〉怎样考AutoCAD的应用水平,我认为当年我在ATC创建的一套办法应当仍然是合适的,这以一种综合能力的考评...
 楼主| 发表于 2002-5-1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综合考评

发表于 2002-5-1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话长... 您经历过以前的ATC师资认证考试么?

 楼主| 发表于 2002-5-1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No

发表于 2002-5-1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ATC师资认证大概的过程...

1〉笔试,关于基本理论和AutoCAD的知识,需要在AutoCAD中作一些操作。
2〉抄图,按照规范的机械工程图,抄绘给定的图纸。
3〉应用程序设计或定制。
4〉抽题试讲和答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5-2-6 07:55 , Processed in 0.19580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