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用8个命令创建多层楼房模型的教程(续一) 二、标准层三维图的画法 根据原标准层平面,作如下操作:
1、画出外墙的轴线。 画出外墙的轴线的方法基本上与底层同,但是由于幕墙与砖墙的厚度与材料的不同,所以要分段画,多段线不能封闭。 2、用多断体命令生存标准层楼房的墙线。 画好轴线图后,击“多段体”命令,当提示“指定起点或 [对象(O)/高度(H)/宽度(W)/对正(J)] <对象>:”时,打“w”参数后输入240,打“h”参数后输入3000,打“o”参数后,选择刚画的标准层轴线图,随即就自动转换为具有墙体宽度、高度值的双线条的外墙平面了,如图-9所示:
3、画窗洞口块。 标准层的平、立面中,门窗的宽、高尺寸只有一种,即C-1为2100x1600,mm。据此, (1)、在双线条的外墙中的适当位置,用pline命令画出长度为2100的一条线。 (2)、击“多段体”命令,打“w”参数后输入400,打“h”参数后输入1600,打“o”参数后,击2100长的线,以确定窗洞口图块。(注意:这个图块是在墙体已经生成的情况下画的,其z坐标位置是在墙顶端,因此需要打move命令,把它下移2100mm才是窗下口的位置)。 (3)、击“阵列”命令(_array)或多重复制命令(_copy),分别在砖墙中布置窗洞口块。 (4)、击“差集”命令(_subtract),选择外墙体后回车,再选所有窗洞口块,这就生成了具有门窗洞口的标准层平面了。如下图-10所示:
(5)、插入门窗:门窗可选择自备的三维图块,予以插入,具体操作从略。经插入后的标准层三维图。这时击“西南等轴测图”命令,就得到标准层模型了。如图-11所示。
三、各楼层的三维体组合 1、将标准层阵列为4层重叠的三维模型: 打“三维阵列”命令(_3darray),按下面提示输入数据: 选择对象:(用鼠标选择标准层三维图) 输入阵列类型 [矩形(R)/环形(P)] <矩形>:r 输入行数 (---) <1>: 1 输入列数 (|||) <1>: 1 输入层数 (...) <1>: 4 指定层间距 (...): 3000 回车确认后立即生成如下 (图-12)四层的三维立体图了。
2、将底层三维图移动到多层模型的底层。 用move命令,选择底层三维图为对象,当指定基点后,打@X,Y,Z的相对坐标值(即:这两个三维图的基点之差,此值可用“_dist”命令测定。
我绘制时测定的基点的差值是-567,10692,0,于是打@-567,10692,0)回车后就生成如(图-13)的多层建筑的立体图了。 [图13] 五层组合三维图
3、绘制屋面和地坪。 (1)、坡屋面画法:用长方体或矩形拉伸为长方体,然后用“倒角”命令倒角为台体。 例如:10000x6000x1000的长方形,需要倒角的高度为800mm,长度为600mm的斜面,则具体操作是:打“倒角”命令后,击需要倒角的顶面目标,当提示“指定基面的倒角距离”时输入800,再提示“指定其他曲面的倒角距离”时,输入600,又提示“选择边或 [环(L)]”时,用鼠标击顶上的边,就倒去了这个边而成为坡面了。其它边的倒法相同,据此就可成为台体了。见图-14坡屋盖图所示:
为了抠去台体的中间实体,需要另画出小于台体的长方形,然后布尔差集运算为代女儿墙的凹形坡屋面。 附:图-15代女儿墙的坡屋盖
(2)、弧线檐口的画法:与坡屋面相似,只是用“圆角”命令圆角,但是不能将倒角与圆角命令混合应用。 另一种方法:画出弧线檐口的轴线和横断面图,用2007的“扫掠”功能生存檐口,不过这要另画屋面板了。 圆角屋面如图-16所示, 代女儿墙的弧形坡屋盖图: [图16、有女儿墙的屋面
此幢楼房是圆角雨篷和圆角屋面,按上述方法绘制屋面并将其移动到顶层楼顶,再以“矩形”命令(_rectang)突出底层平面各边600mm画一矩形,然后用_extrude命令拉伸300厚,并将其移至底层墙脚,以成地坪。
至此,这幢多层建筑的三维模型就建成了。 图-17是这幢楼房临街的正、侧面附材质后的立体图。
下面图-18是这幢楼房背面、右侧面附材质后的立体图。
此外,为了便于渲染,还可将各层幕墙用_extrude命令,予以布尔“并集”使其所有的幕墙都连接起来。如果外墙不需要层间线,也可用_extrude命令,予以“并集”连接起来。
以上是谈的实体建模的方法,这幢楼房用此方法建模不仅快速,而且文件小,含赋材质渲染的dwg文件仅611KB,这是很小的了。当然,还可“以线建模”,这就看各人的喜爱了。 下面(图19)是用这幢多层建筑(等轴测图)的渲染图。
而图-1则是经透视后,用幕墙材质渲染的效果图。幕墙上的图案是反射背景的图,并非赋材质的图案。
这篇文章是老朽献给新手们学习楼房三维建模的,按文中一步一步的操作,就可学会多层建筑的建模。熟能生巧,只要熟悉了,建模就快了。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 陋室清风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