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2|回复: 8

[求助]inventor6标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inventor6中,标注沉孔或螺纹孔时,能否像我们平时常用的标注形式一样,标注出分子分母样式?比如沉孔,水平线上方标注小孔,水平线下方标注沉孔直径及深度。应如何设置?
发表于 2003-6-1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遇到同样问题,关键是那条水平线画不去来!

发表于 2003-6-1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结果可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标注格式

这种样式在inventoer6 默认的格式中能标出来,感觉没有水平标注好看。另外inventoer6 默认的格式中,如果孔前标注数量的话,好像两行文本不能对齐?
发表于 2003-6-1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果呢?


这个结果唯一没解决的关联更新问题,就是视图拖动后,标注文字不能自动跟随,还要手工移动。但是数据是可以自动跟随更新的。
Inventor的工程图处理在现有的三维软件中算是比较好的了,但对于这种规定画法的支持,也就是用户可定制性能和内部数据关联性能还是不令人满意。
您怎样解决工程图中零件单重和装配总重的问题?
我在《Inventor R6机械设计应用——技巧与范例》中列出了许多补充的解决方案,请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如何做

本帖最后由 作者 于 2003-6-13 10:52:08 编辑

正是想要得结果,似乎已看明白是如何画出来的,非常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3 10:14: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3-6-1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麻烦,而且我目前的解决方案也不完整... 详细方法如下:

(8)        孔标注的解决方案
参见图11-75和032.IDW,上边是目前Inventor能做到的结果,而下面是我国工程师习惯的样子,也是GB标准的首选的“旁注法”标注。
在Inventor中,目前不能自动实现GB的旁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用定制方法实现这样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结果确实是我们现在就想要的。
因为Inventor的VBA对工程图仅提供了极少的接口和支持方法,用自己的程序实现目前也还不能完成。
但是,还是可能利用交互操作解决这个需要的,详细过程入下,参见032.IPT:
□        先设置用户设计参数,参见图11-76;
圆柱沉孔:dmax01(大头直径)、dmin01(小孔直径)、h01(大头孔深);
圆锥沉孔:dmax02(大头直径)、dmin02(小孔直径)、a02(锥角)。
□        之后在创建孔特征的时候,引用这些参数,例如图11-77。因为孔特征界面意外地与其它特征界面不同,没有引用“列表参数”的功能,参数名只好自己键入。好在如果敲错了,这个名将呈红色显示,还能提醒我们一下。
□        创建工程图,形成剖视;
□        选定下面的视图,创建关联草图,绘制标注用的水平直线;
□        结束草图,在“工程图标注面板”中选定“指引线文本”,将始末两点落在相关图线上(注意不要落在中心线上),参见004.AVI;
□        之后书写文本注视,并引用已经准备好的孔参数,造成关联,参见005.AVI;
结果形成与模型关联的、完全符合GB标准的孔旁注标注。其实,设置用户参数并不是多余的操作,反正也要输入这些数据;关键是,如果没有这些数据,上述标注将很难在模型参数中找到要用的数据。
修改模型,应当修改参数表中的这些数据,而不是直接改模型尺寸。更新后工程图将跟随关联,参见006.AVI。
这样的结果,在标注文本位置上不能像指引线和草图线那样与视图关联,在移动视图之后,只好手工调整,参见007.AVI。如果在草图中写字,能像草图线一样实现位置关联,但是,这样的文字与模型数据不可能有关联,参见007.AVI的最后片段;而这种数据关联,比位置关联更为重要。所以,只好再不能两全的条件下,取数据关联而舍位置关联…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多谢陈老师,按照您的指导,我已经做出来了
发表于 2003-6-14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4-5-2 19:43 , Processed in 0.50882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