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o 发表于 2005-8-13 19:23:00

好长时间没读陈老师的宏论了,今天又长知识了。<BR>正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支持。

9262116 发表于 2005-8-27 11:28:00

<P>读陈老师的书后,才发觉原来看的那些讲cad的书全是垃圾,误人子弟。希望陈老师多出好书!</P>

wangsy 发表于 2005-8-27 12:06:00

楼上看问题太偏激,陈老师的书是好书,别人的书也不能说是垃圾。我认为陈老师的书适合中高级水平得人提高用,初入门得人不太适合,因为不够细。

柯梦楠 发表于 2005-8-28 14:28:00

wangsy发表于2005-8-27 12:06:00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我认为陈老师的书适合中高级水平得人提高用,初入门得人不太适合,因为不够细。


<P>这种说法我不赞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认为,从陈老师的书中可以得到这样一点启发:你用CAD软件的目的是什么?(设计),对于软件的初入门者,如果是陈老师所说的,“只是为了画图的”这本书中的一些大论当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你学习这种软件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而如果你是为了增强你的设计能力,方便你的设计方案的完成,那么陈老师的这些大论,和他的书中的章节内容的安排,想让你不成为一个利用软件进行设计的设计者都难(但前提你必须去理解,必须有相当的设计基础和较全面较完善的相关知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或一篇文章,能把设计的相关内容说的如此生动、细致!以前只用AUTOCAD,以为自己可以进行设计了(大部分图都可以画),昨天买了陈老师的书,才知道自己实在跟本就不懂得什么是设计!说实话,陈老师的大论我并没有理解到很多的东西,只是得到了对自己的一个较正确的定位!(我是一个画图者,不是一个设计者)可以说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就从来没有进行过什么设计!就算是进行了,自己也不知道是在设计!</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昨天买的书(Inventor R8),首先是因为看到了是陈老师的书,然后又看到了那些“大论”,70大元一狠心就花了出去(打八折后是56元)!回来后又有一个要我惊喜的事情,我看到陈老师的电话号吗的区号竟然和我一样!有一种打电话的冲动,但是又不知我这种水平的可以向陈老师问些什么,所以还是先来学习,再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去问陈老师了!<BR></P>

wangsy 发表于 2005-8-28 15:16:00

<P>(但前提你必须去理解,必须有相当的设计基础和较全面较完善的相关知识)。--这不正是初学者所不具备的的吗?</P>
<P>因为初学者的第一步是跟着学,而不具备思考的能力。</P>

柯梦楠 发表于 2005-8-28 16:09:00

<P><FONT face="Arial Unicode MS">你所说的初学者是哪种?设计的初学者,还是</FONT>CAD<FONT face="Arial Unicode MS">软件的初学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FONT></P>
<P><FONT face="Arial Unicode MS">如果是设计的初学者,不应该想要从陈老师的</FONT><FONT face="Arial Unicode MS">软件教科书</FONT><FONT face="Arial Unicode MS">中学到吧?陈老师讲的是设计的一种理念!也就是他所说的“设计派”的想法和观点!<o:p></o:p></FONT></P>如果是软件的初学者,建议还是先去学习一下有关设计的内容,然后再来学习软件!(要么就象我一样,只能学习用CAD软件去画图,而不是去设计)

lld 发表于 2005-8-29 12:36:00

<P>好文章。</P>
<P>&nbsp;</P>

tian830130 发表于 2005-9-7 01:23:00

<P>非常喜欢看陈老师的书,因为他象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样在和你讨论,提出想法有种相互交流的感觉,对于陈老师的很多观点也是不甚赞同,但是有点我有自己的看法。</P>
<P>“但是,整个的模型必须有充要的参数驱动、装配关联和设计数据表达。基本的要求是:在设计参数的范围内,模型不会被“拉散”、“扭曲”,而且能够根据设计配凑的需要进行方便的修改调整和设计数据的提取。”</P>
<P>我认为在现实工程实践中,就现在的3维软件的能力和软件设计思想而言,要做到单体设备的完全参数化设计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有很多外部参数是不能直接反映到设备部件尺寸上的,还有很多部件尺寸不是通过简单的参数得到的,有的可能通过力学分析有的可能通过经验公式,我现在所看到的3维软件给我的感觉仍然还是一个表达立体图形的工具,或者叫介于造型派和结构派之间的一个东西,之所以我肯定它一定的结构派地位仅仅是它有装配、约束的概念,(INVENTOR里的接触识别器是一大亮点)它是利用结构来表达造型,利用结构的目的在于为设计者提供一个表达立体图形的思维通道,归根结底现在的3维软件仍然还走不出为画图而画图的圈子,而不是它自称的为设计而生。类比一下,就象没有人会说ANSYS是一个三维软件一样,我也不认为现在的三维软件是三维设计软件,它们现在仅仅还只是三维绘图软件</P>
<P>一家之言</P>

陈伯雄 发表于 2005-9-7 08:01:00

<P>其实,是否“设计”的关键不在软件,而在于使用者。</P>
<P>如果您看过我写的AutoCAD应用技术的资料,会发现实际上AutoCAD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计关联问题...</P>
<P>当然,现有的CAD系统从完整的设计表达看,还不行。不过,已经越来越行了。这与软件PD们逐渐理解了设计的主要需求是什么直接相关。</P>

sixsixsix 发表于 2005-9-7 10:08:00

<P><A name=16938><FONT color=#000066><B>tian830130</B></FONT></A> :</P>
<P>&nbsp;&nbsp;&nbsp;请大致描述一下您心目中的理想的三维CAD软件的轮廓,想知道。</P>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长篇大论”,请各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