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4446
- 明经币
- 个
- 注册时间
- 2005-11-2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威望
-
- 金钱
- 个
- 贡献
-
- 激情
-
|
发表于 2014-11-8 04: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sheng_73 于 2014-11-8 05:14 编辑
目前的难点是:
一、选定多个点后,能不能按照点得生成顺序来产生循环,因为野外测量各点都有编号,但展点后看属性没有顺序。
假设通过另外写展点程序把测点编号弄进点的属性或者扩展数据里边,看似这个问题按你的想法得到了解决,但一是没必要,二是不能真正解决,原因如下:
如果图上的点是根据野外测点直接展点绘制的,一般正常情况下,展点顺序和测点顺序相同,这样ssget这些点它们在选择集的顺序刚好和测点顺序相反(因此不必要)
如果有通过在图面上进行人为增加测点(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杜绝的),那么顺序就不好说了(所以没有真正解决)
解决的办法要可以根据剖面本身的特性而不同:
直线剖面(横剖面很少非直线)这种情况最快的是把所有点转换到剖面线坐标系,将第一维坐标按从小到大排序就是的剖面前进方向,它们的第二维坐标它们到剖面线的距离
非直线剖面(纵剖面直线很少),最好是按G版推荐的沿曲线排序,当然这个排序得自己写,顺便把修正距离计算出来
另外,对于高程值的修正其实怎么算都是凭空想的,实地千差万别,一般由测量人员记录实地情况(直接投影到剖面线修改高程)或者参照已有地形图(沿等高线往剖面方向移动,高程值不修改),其实把测点往剖面的最近点处修正高程修正一个计算值通常是与实地最不吻合的,试问有几条剖面正好垂直穿过陡坎斜坡等地形变化处?
测点测不到剖面上通常说明实地地形较复杂,离剖面较远的点都是因为特殊原因造成的,所以只能人工特殊处理...
当然,对于测量误差导致的测点不在线上属于正常情况,这种情况下其实高程值用不着修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