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伯雄

[原创]“长篇大论”,请各位参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830130:我也想知道。感兴趣中...
发表于 2005-9-7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了,下载了,请陈老多发多发,我要编辑成册,呵呵呵,不会介意吧。

发表于 2005-9-7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很好,认真研究先!
发表于 2005-9-8 0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
发表于 2005-9-10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upupup
发表于 2005-9-10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设计”的关键不在软件,而在于使用者。’极力认同!

软件是件工具,往往是件比较通用的工具;对于特定范围的工作可以选用一些工具,所以不要想着靠一个软件达到所有的需要;但不能把所有的工具都要买来,有时一字螺丝刀也可以用在十字螺丝上,所以没必要为一些不常用的要求刨根挖底;对于常用的工具,肯定是一定程度上改装的好用,所以acad这么受欢迎,希望inv能更好的完善其基本内核,以较容易改装。

汽车开的最好的是司机而不是老板或经理,开车技术好只能说明你可以做个好司机;对于一个设计者,不要追求成为软件高手,软件高手跟设计者并不等同,但在自己常用的方面一定要成为高手。

一个机械设计者,为什么选用三维;个人体验来说:其实对于构思好的主要设备功能往往是用二维草图已经表达出来(可能是因为学习基础的习惯);利用inv的自适应构建一个虚拟的实体,可以使原始思想中的比较具体化而且是较快的,这样可以推敲和优化一些设计,这里要到什么程度,应该跟产品的复杂程度和各人的专业功底有关,如果经验比较多就少做点,这是inv比其它软件最吸引我的地方;下来就是参数化设计一些具体构件,可能其中一些涉及运动确认和零件优化的部件用Dynamic分析,对于一些需要形状美化、合理用材改进等的零件,依靠Dynamic分析数据反复于应力分析和造型修改,这里是二维软件难以比盼的;再下来,工程图出场,这里对于一些人MDT会比较优胜,但依我使用MDT多年,我没办法做到比在INV里快,当然图没有MDT的漂亮,但也没有被人说我的图变得看不懂了。总的来说,如果产品已经在思想中差不多连螺丝钉都具体了,用MDT好了,快!可我的构思没这么具体,所以我选三维。

发表于 2005-9-11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论,顶
发表于 2005-11-23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启发,继续学习!

发表于 2005-11-23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了陈老师的大作,我认为陈老师写书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一类计算机通俗读物最大的不同就是陈老师是在用来写书。与此对应的是很多人在抄软件的说明书或者是在翻译软件说明书。我觉得看陈老师的书可以体会得到作者的心得,给人以启迪。但是有时候,因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初入门的新手对很多问题一时难以理解,我有此体会,刚开始学习这个软件时常常拿两本不同的书(其中一本是说明书)对照看。

     陈老师对设计的看法很精辟,我也有多年的设计工作经历,深切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出一张图。设计实际上是人脑对外界需求的一种智慧加工。需要激情,更多的是科学逻辑推理,个人经验应用和知识的组合。个人认为用小模型作设计,用绘图板作设计和借助电脑软件作设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功能和效率上的不同。就拿inventor来说,对于绘图而言,也许可以提高一倍的效率。而对于设计来说,也许可以提高100倍到1000倍的效率,甚至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完成。记得原来搞产品,其中一个计算验证,就要花费一个人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几分钟半个钟头可以搞定。设计的构思并不是由软件决定,而是由人决定的。因此设计者对于软件的需求和绘图者对软件的需求并不相同。我认为inventor在满足设计者的需求方面确确实实迈出了一大步。对绘图人员的需求能尽善尽美的满足当然更好,但是永远不能弃大求小。

    顺便问一下陈老师,inventor的下一步目标有没有向辅助制造方面发展的可能?
发表于 2005-11-23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nventor的下一步目标有没有向辅助制造方面发展的可能? ——

    估计不可能,因为 Autodesk 公司从来没干过这份事,它能把自己的Inventor 忙完善就够它烦心的了。大老爷总是由别人来做插件的。

    EdgeCAM 可与之紧密关联,相当不错。其英文的10版本已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4-11-26 04:34 , Processed in 0.15324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