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tianzeng 发表于 2007-11-25 22:41:00

<p>林前辈,你好,辛苦了,非常感谢你!</p>

seamanchen 发表于 2007-11-26 15:47:00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很感谢Joseflin老师的热心,看来是我的选址错了,我选择的是在一居民区,亏损主要是滞销导致水果乱掉,另外还有不远处的市场竞争.</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期待Joseflin更精彩的讲解,早有这样的顾问或许胜算大点.</font></strong></p>

Joseflin 发表于 2007-12-1 10:58:00

幾年前我到蘇州去旅遊導遊小姐說了一個他家發生的趣事,其哥哥為了向新交往的女朋友獻殷勤所以請她至永和豆漿店吃早餐,他母親知道了竟然到店中硬將他拖出來,還罵道:《這麼貴的店你也敢來?》,哥哥滿臉委委屈回答:《好不容易才交個女朋友,就讓我充充胖子也不為過啊!》,還捨不得才吃一口的油條隨手拎了回家。永和豆漿的油條小小的一根要價一元人民幣,而蘇州當地的油條兩倍大一根才賣三毛錢怪不得她母親嫌貴的離譜,不過她將拎回的油條加上幾根小白菜煮碗湯卻直呼好吃。現在就來談談永和豆漿的發跡史吧!<br/>永和豆漿最早只是一個台北縣永和鄉不顯眼專賣早點的攤子,賣的是一般的豆漿和燒餅油條罷了,由於老闆很有專業精神,豆漿的製作從選豆→浸豆→磨漿→煮漿都用心的研究最好的製作條件,且特別講究水質的選擇,所以所煮出來的豆漿特別濃郁,加上其油條堅持使用都是新鮮最適於油炸的油所以炸出來的油條酥脆可口,蘇州當地的早餐店我也光顧過,油條便宜沒錯但可能是選用的油不恰當或使用隔夜油炸的關係,酥脆不足且有夾雜微微的腥味,這還不打緊最糟糕的是用豆粉來泡製豆漿,導致大豆原本的芳香喪失孡盡,至於餡餅還算不錯,我心想它之所以還能維持榮景是因為價格低廉且沒有競爭對象的關係吧。<br/>話說永和豆漿攤由於口碑好,一傳十十傳百所以每日來買早餐的人排成長龍,反觀附近同類攤子卻門可羅雀,為了擴大規模所以捨棄攤販形式改以店鋪經營,因它在永和所以顧客習慣稱它叫《永和豆漿》,順水推舟乾脆就把店名取為《永和豆漿店》吧。加上它的第二代傳人較有企業經營的概念(聽說是留美學企管的)所以增加其它的商品成為一家有中餐特色的餐飲專賣店。札實的好的基楚加上企業化的經營模式當然業績蒸蒸日上,進一步採取連鎖經營的經營策略在全省各處成立加盟店,許多海外的人士都將之視為台灣的名產,列入台灣旅遊必到的行程之一,因此該公司順勢將經營觸角伸展到海外有華人的地區,現在不只大陸地區,連日本、美國、新加坡甚至歐洲..........都有《永和豆漿》加盟店,所以出國時也可吃到台灣口味聊解思鄉之情。<br/>下週我們來談談《高雄的木瓜牛奶大王》的發跡和經營。

落论冬季 发表于 2007-12-1 11:04:00

永和豆漿的来历原来这样来的。

dazuiwawa 发表于 2007-12-7 14:35:00

好文采,好见地。佩服之至

Joseflin 发表于 2007-12-8 10:27:00

大約二十幾年前台灣高雄六合夜市有一對夫婦推著一個水果攤兼賣現搾果汁,其中有一道木瓜牛奶特別受到顧客的青睞,後來由於忙不過來乾脆就捨棄水果專賣起木瓜牛奶了,所謂木瓜牛奶作法十分簡單相信大家都會做,它只不過是將木瓜切片加上牛奶和少許的糖以果汁機搾汁罷了,木瓜這種熱帶性水果味美含豐富的木瓜酶功用是助消化且可治便秘,加上台灣這幾年不斷的品種改良現在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價廉物美的各式木瓜了,這對夫妻檔本業是水果商所以如何挑選好的木瓜當然是他的專長,旋又特別選用香醇的新鮮牛奶所以其製作的果汁特具風味因而生意興隆也就不在話下了。老闆眼看顧客不斷激增興起了開店的念頭,所以在夜市租個店面掛起《木瓜牛奶大王》專賣店的招牌,後來不少顧客反應為何不賣些搭配的食品免得還要到別處購買,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兼賣起和木瓜牛奶相搭配的小蛋糕、麵包和三明治......等西點輕食,西點不是他們的本行故向信譽良好的西點店進貨只單純作販賣的工作,後來又陸續增加其它果汁和咖啡.......等商品,使商品更多樣化肅然成為一家有特色的餐飲專賣店了。<br/>由於該店的業績不斷攀升,因不少人上門要求加盟開分店,不出幾年高雄地區出現很多家《木瓜牛奶大王》分店,成為高雄一種名產到此一遊的人總會有一嘗為快的衝動,這風尚不久全省流行起來到處都可看到《牛奶大王的》加盟店開張。連鎖經營一個最顯著的優勢是由母公司統一材料的進貨,量一多它就能直接向農民採購木瓜,一來確保品質和貨原源二來少了中間商的利潤故可壓低進價,無形中形成一種壟斷的局面,並且由於招牌商標的加持不需額外的廣告也可確保正常的業績。<br/>由電視上之旅遊節目得知新疆也有木瓜只不過它是酸的,酸歸酸如果轉個念頭說不定會成為一項有特色的名產《新疆木瓜大王》,大家都知道酸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加上糖或蜂蜜能變成酸甜的口味,世界性口味的檸檬汁就是如此,也許你就是這位名產的創始者而致富成為另一項傳奇。其它如酪梨牛奶(酪梨+鮮奶+養樂多+布丁)就是一種高價位的飲品,大陸有許多槳果類的水果都能依此法泡製,你不妨親自去嘗試研究看看所費不多搞不好會為你開創一條成功的大道。<br/>下週我們來談創新致富的實例─阿婆鐵蛋。

ilu137270603 发表于 2007-12-11 22:49:00

好帖。受益非浅。

行走的榴莲 发表于 2007-12-12 18:59:00

等市场规范的时候,你就挤不进去了。

ah915 发表于 2007-12-13 00:36:00

一口气看了不少,获益非浅!谢谢了!

Joseflin 发表于 2007-12-15 09:56:00

傳統是一種經驗的傳承,它能提供後來者行事的參考,但若儘信它反而會限制甚至綁架你的發展,所謂創新不客氣的說它就是顛覆傳統,除了智慧以外也要有勇氣才行。一般人只會循著前人遺留下來的足跡行事,一窩蜂的跟進不求改進和創新當然無法出類拔粹了。水餃傳統上是鹹的,但好像沒有人規定不能為甜的,湯圓不是有甜有鹹的?日本甚至有商家推出內餡是巧克力的水餃,大家都認為不可思議反而興起試看看的熱潮讓首賣的商店大撈一筆。也許是它的口味並無法持久受到青睞所以慢慢地消失了,不過沒關係他又想辦法創造新的商品以掀起另一個熱潮。一般人評判魯蛋的好壞是蛋黃要酥蛋白要嫩,但是台灣有位五十幾歲的女士就顛覆了這個傳統觀念創造了《鐵蛋》這個新口味。<br/>「鐵蛋」是台灣台北縣淡水鎮的特色名產之一,「鐵蛋」又名石頭蛋,這家位於中正路135-1號的「阿婆鐵蛋」是鐵蛋的創始店,該店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楊阿婆現年五十多歲,六十年代時原是經營自助餐店及麵店,有一次滷蛋時因過於忙碌而疏忽忘了關火,使得滷蛋變得又硬又小,可是因為是小本經營捨不得拋棄,所以還是硬著頭皮將這些蛋賣給客人,沒想到,許多的客人吃了讚不絕口,因此誤打誤撞的「鐵蛋」誕生了。<br/>現在阿婆為了做最好的鐵蛋,每天清晨就起來滷雞蛋,更不惜成本的用上等的醬油、冰糖及中藥香料來製作,堅持每一道小細節,完全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及防腐劑,經過反覆的滷製、風乾,約一星期才能生產出風味獨特的「鐵蛋」。<br/>鐵蛋原是以上選雞蛋製成,但阿婆考慮到小朋友的需求,所以特別以鴿子蛋改良成小鐵蛋,其口感比一般鐵蛋還要軟一些,提供給小朋友及老人食用,口味和一般鐵蛋一樣風味十足!<br/>後來阿婆更費心的研發獨特的魚酥、漁丸,每一樣商品都是阿婆的心血結晶,由於捷運的開通,到淡水遊玩的旅客日漸增加,阿婆依然本著一股堅持,盡量以手工代替機器,希望能呈現風味最獨特的商品給顧客。<br/>由於「阿婆鐵蛋」的名聲響亮,有許多的客人遠從外地來購買,阿婆也應應時代的潮流,不僅有了現代化的真空包裝,增加保存期限,更貼心的提供全省宅配的服務,希望不管遠在何處的顧客,都能享受到阿婆的用心。<br/>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Johorbaru的一個Baza(市場)旁的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攤子看到一個牌子寫著【Taiwan jagon】,玉米(corn)的馬來話叫jagon,趨前一看才明白原來是賣烤玉米的攤主是位二十來歲的馬來小夥子,一聊之後才知他曾到台灣來作外勞因懷念台灣烤玉米的滋味,返回大馬後一時找不到工作所以才擺攤賣起烤玉米來,雖然他還不懂得怎樣調製烤醬只能買現成的醬油充斥,所以口味不很道地但由於新奇的原故生意還算不錯,我看架子剩下兩枝所以想全部買下那知他卻說只能賣我一枝因為他要留一枝自己吃。本想建議他如何調製醬料但我的馬來話不怎麼靈光只好作罷。<br/>也許內地的朋友在沿海都會區發現一些直值得在故鄉發展的事務,何不用心思考返鄉開創你的事業?萬丈高樓由地起雖然心辛苦些但總比為了區區千把塊錢而仰人氣息有尊嚴吧!<br/>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設計師與繪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