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CAD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31|回复: 34

学了几个月INV,总是感到很郁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了几个月的INV,总是感到不爽,这里把我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好好和大家谈谈,至于心得,还谈不上: 

       INV的设计理念是相当不错的,给人的感觉是:学好INV的理想境界,是在一整套图设计好之后,可以根据需要,改改几个主要参数,这套图就能变成另一个机型的图,真是太方便了。

       但在使用中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问题太多,好象步步都能踩到地雷一样,让整个设计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在看了陈老师《R8》的教材大部分之后,我学着设计一个减速箱,这里就将我在设计减速箱中所遇的问题一一列出:

       1.无法正常完成倒圆角。这个问题陈老师在教材里也承认,这是个较难使用的命令,并有较详细的讲解和一般的原则。在减速箱设计中,壳体是铸件,它的倒圆角很多,我的体会是:一次性链选边无法完成、一次性选择特征无法完成、如果相交于一点的几条边有凸凹的情况完成的几率很小;另外,有时个倒角的顺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仔细想想,壳体有一二百个圆角,要想找到合适的顺序是多么困难。我们所里的同志对此也深有体会,目前做铸件只好都不倒圆角了。也是,在二维图里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在三维图里却要花这么大的功夫,实在是浪费时间。

       2.iFeature有时候做不出来。减速箱设计时,我突生主意(也是想做个试验),把轴和孔的键槽做成iFeature,这样轴和孔的键槽设计相对要省些时间,可是不行,我已经把这个问题在本块发贴询问了,但陈老师的回贴很让我失望,我已经继续请陈老师做更详细的解释了。给我的感觉是:iFeature好象陈老师在《R8》教材里很欣赏的一个强大的功能,现在却大打折扣。

       3.还是老问题,如果正确进行基于关联的设计和正确使用自适应。记得陈老师说过,能参数设计,就是不要关联设计,能关联设计就不要自适应,自适应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进行的。但同时也说明,不是不能做关联设计和自适应,而是这样做会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那么,只要设计正确,关联设计和自适应是应该能成功的。

       还是拿这个减速箱来说明,我的设计想法是(这个方法是跟着陈老师学的,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a.做基础草图,做齿轮配合的中心点和中心线,并做壳体轮廓线,标注壳壁到齿顶圆的间隙,参数驱动,并输出参数。

       b.做齿轮付,在部件图里将齿轮付约束好。

       c.从库里调入轴承,将轴承与齿轮付约束好(同轴约束,面配合,尺寸30)。

       d.设计轴,采用自适应的办法,尺寸全部不标,具体约束是:轴径各部分别与轴承、齿轮孔自适应。本意是如果我改了齿轮孔和换了轴承的话,轴能跟着变;另外,轴的和端面也分别与齿轮和轴承的端面配合,这里轴能正确生成。

       e.设计定位用的隔套,也采用自适应,直径与轴径自适应,两端面分别与齿轮和轴承自适应。目的也很明确。

       f.最后设计壳体,用草图的投影做为壳体的特征草图,内孔的位置和大小用自适应,分别与相配的轴承自适应。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减速箱总算初步完成,形状还不错,我怀着期待的心想改了一下齿轮宽度和中心距,结果提示出错。我又在壳体的部件图里,试着改了一下草图轮廓,没有出错,也没有更新提示,但壳体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有三个方向都关联上了,另一个方向居然没有反应,真是郁闷!我有心想找找问题出在哪里,可是,面对浏览器里长长的一串,头已经晕了,虽然我已经把各步骤都改成了我看的懂的名称。

       有时我想,可能还是我的方法不对,我没有学习好就开始设计这么复杂的东西,错误是难免的,但关键是,我不知道我做的不对的时候,能在哪里找到答案,这里陈老师是十分认真负责而且热情了,只是这样一贴一贴地交流,速度太慢,远不能跟上学习的需要。

       另外,我对这个论坛有些看法,这个论坛在所有机械设计(中文)论坛当中,算是相当好的一个了,另一个是中模论坛,可是这两个论坛有些共同的缺点:

       1.提供下载的贴子太多,追求最新版本至上,真正研究问题的少,我认为这是机械设计中舍本逐末的做法。

       2.造型派居多,刻意做一些难度很大的造型,却忘了机械是一个系统,INV这个软件绝对不是只用来做一个造型的,而是一个系统。

       3.系统地探讨一个系统或一个机构或是一个部件设计的少,我认为只有大家都来深入地将一个系统、部件、机构从头到尾地相互探讨着做出来,包括最好工程图的形成,并且没有什么错误,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们的INV的水平。这也是陈老师所希望看到的吧。我学3DMAX的时候去过火星论坛,那里人气很高,有许多高水平的人士,那里的高手传授学习经验,真是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希望我们这里也能这样做,但是,这个论坛有个非常不好的一点,附件每天只能上传5个,实在是太落后了,现在还有哪个论坛有这样的限制呢?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发贴积极性。

       今天只想到这么多,请大家来踊跃讨论。

发表于 2005-9-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我也是和你有同一个感觉。遇到的问题很相似,我以为就是软件的设计问题。所以我就喜欢追新,想从新软件那里得以解决。可是事与愿违,INVENTOR 10在我的系统里很不稳定,新的6CD也是一样。而且,没有看到一本很好的精细的教程。唉,真是“姆办法”!只好天天泡论坛,以期找到解决的方法。可是也没有。
发表于 2005-9-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圆角的先后顺序不一样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2. 对于iFeature还很不成熟,问题是很多;

3. 自适应还不是很成熟,自适应件的草图不能完全约束、不能将草图固定;

……

作为Inventor这样一个年轻软件能做到这样也很不错了,当然我们都对它期望很高,所以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过Inventor 10的确是问题最多的版本了……

有的造型我们要绕一个弯才能成功,用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避实就虚”吧。

发表于 2005-9-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inventor的。他的制图理念非常适合我,可就是在一些扩展功能上有缺陷;希望赶快解决。
发表于 2005-9-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暂时就不用inv10了!本来很想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说的对应的三条我都知道些,关键在于:这些问题给实际设计中带来的麻烦是很让人头疼的。正如我实际练习的那样,无法顺利地完成整个部件的设计。

我想,如果INV的iFeature和自适应等功能确实是还不太完善的话,autodesk公司还不如把这些功能暂时不用,以免误导大家。

前天,北航CAXA销售人员到我们这里推销2006实体设计,感觉这个软件设计产品也很方便,比较适合我国的标准和制图习惯,销售人员给我们展示了别的公司用该软件设计的煤矿挖掘机的三维图,他们在介绍该软件的功能过程中,我感觉INV能做的,它都能做,INV不能做的,它也能做,这实在让我对是继续学习INV,还是转向用CAXA徘徊不定。

发表于 2005-9-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Inventor像个孩子,要长大还要一段时间。但要说CAXA比Inventor强的话,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
发表于 2005-9-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楼主提问的角度。

1)所有论坛中,参与者只有10%的设计师比例,所以问题总是基本功能而非设计应用,切入角度不好,这是通病,且无奈...

2)CAD软件的两个主要功能:关联和表达。但是除了软件本身的机制是否合理之外,使用者对设计和软件的理解,占有很大的成分。例如前些日子谈到的一个金属结构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

3)顺应软件的数据处理规则,合理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这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可奈何的处理技巧。

4)即便是CATIA V5,也不见得确实强过Inventor。建议大家从设计角度、从关联与表达的角度;而不仅从建模的角度理解CAD软件,这才是有意义的。

发表于 2005-9-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Inventor R8开始用来设计,一直以来没有出现严重问题。

R10开始的时候还出现不少退出问题,现在还算顺畅;我没感觉比R9稳定性差。

发表于 2005-9-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提到的论坛问题,回答如下:
1.我们尽量加大管理力度,把那些软件提供下载及需求软件的贴子尽快转移到其它专用软件版块或直接删除。贴子不求多,只求精。本版块已经升级了几位热心的网友为贵宾,希望他们都可以参与这样的管理(贵宾已经有这样的权限)。
2.对于新用户,我们给的上传权限是每天5个文件的上传量,因为论坛目前使用的还是虚拟主机,空间不大,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空间商的限制,希望这方面请体谅。其它每天5个文件应该可以满足到普通用户的需求。
3.正如陈老师所说,设计师都比较少来论坛参与讨论,可能我们的论坛还没有知名度,或者设计师们太忙,没上网条件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CAD论坛|CAD教程|CAD下载|联系我们|关于明经|明经通道 ( 粤ICP备05003914号 )  
©2000-2023 明经通道 版权所有 本站代码,在未取得本站及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GMT+8, 2024-3-29 08:25 , Processed in 0.34901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