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創業成功實例二 三年摸索發現商機 小本生意起家 李浩第一份工作是安裝電腦,月工資300元,身在異鄉,這點錢連吃飯都得算計。這日子,他足足過了一年。 同樣擺弄電腦,老同學徐健月薪3000元——賣筆記本電腦。李浩義無反顧地第一次跳槽,賣了兩年筆記本電腦。 窮則思變!3年歷練,李浩養成了思考的習慣,他發現個大問題:筆記本電腦銷量一個勁往上竄,每年增長40%,但維修卻跟不上。電腦廠家只保修一年,以後出現故障,修理費貴的嚇人。消費者左右為難:修,太貴,電腦產品更新快,花大價錢修還不如換新的;不修,上萬元的電腦成了廢品。經常有客戶抱著電腦來回打聽「能便宜點麼?」。修理費為啥貴?因為廠家所謂的維修,就是換配件,明明只燒了一個保險,顧客也得花幾千元換主板。如果能做到精細維修,哪壞了修哪,費用會大大降低,肯定受歡迎,賺錢不成為題!這買賣,值得幹,李浩覺得自己發現了金礦。 公司起個啥名呢?通俗易記還得恰如其分。人們都覺得筆記本電腦維修很複雜、很神秘,乾脆反其道而行,就叫「易修」。顧名思義,什麼故障到了「易修」都變得簡單容易。在青島電腦城,李浩租了櫃檯,賒了一些電腦配件,生意開張了,第一天就賺300多元錢。一年下來,「易修」出了名,已經是青島筆記本電腦維修行業第一品牌。除了青島本地的客戶,連外地的也開始把機器發到他們這來維修,有的甚至提出來與他合夥一起做。李浩也從初期的單打獨鬥,發展到十幾人的團隊。 創業路上坎坷多 遭遇技術瓶頸 做生意,光憑熱情是不夠的。好景不長,「易修」就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筆記本電腦集成度很高、更新快,自己的技術越來越不夠用。業務不少,就是不會幹,有時,原本電腦毛病不大,一維修反而把毛病擴大了。李浩整天忙著給客戶賠禮道歉。 有個客戶——唐琳——青島大唐特許經營管理咨詢公司的總經理,機器返復送修3次,沒修好!最後,唐琳急了,狠狠地說:「機器再壞,砸了也不到你這裡來修。」李浩厚著臉皮給唐琳打電話,話沒說完就被數落了個狗血噴頭。唐琳既不見他,也不接受他的道歉,機器也不想再讓他們修。這怎麼辦?過了不久,正值仲秋節,李浩買了禮品來到唐琳的公司擺放,這讓唐琳感到十分意外。一進門,李浩先鞠躬後道歉,不知道說了多少聲「對不起」,客戶有些感動了,聊了一會,唐琳執意要留他吃飯,李浩也沒客氣。一來二去,李浩的真誠終於感動了唐琳,倆人居然還成了朋友。唐琳很痛快地把機器給了李浩:「機器你拿走吧,能修好就修好;修不好,就當給你們的工程師做試驗了。創業不容易,你的項目前景很好,努力吧。」一番話,李浩的眼淚嘩嘩往下掉! 根據企業發展階段特點引人留人 既顧眼前又謀長遠 要想把「易修」繼續辦下去,非得請高人不可。可高人怎麼請?太高,人家看不上「易修」,養不住也養不起;太低,失去引進人才的意義了。關鍵是找到技術過關,能和「易修」一起成長的人才。上北京、下廣州,找朋友、托熟人,李浩到處尋覓。 經朋友引薦,李浩認識了廖其海——北京一家頗有規模的電腦培訓學校的總工程師,桃李滿天下。廖其海科班出身,從理論到實踐,樣樣拿得起來。這讓李浩喜出望外:廖其海加入「易修」,不但多了個技術人才,而且多了個師傅,廖其海豐富的教學經驗會帶出一大批技術過硬的人才,帶動「易修」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這正是長久發展的本錢。拿著高薪,李浩登門拜訪,沒想到,居然碰了釘子。廖其海回絕得很乾脆地: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發展平台,易修太小了。培訓學校對我十分的器重,現在離開,得不償失。 一連三次拜訪,廖其海根本不為所動:「易修」太小,英雄無用武之地。看著李浩三天兩頭往北京跑,公司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廖其海有什麼了不起,只要有錢,兩條腿的人還不有的是」。求賢若渴,李浩沒被這些意見干擾,他清楚,廖其海不單是人才,而且是「將才」。在筆記本維修行業內,技術比廖其海高的不是沒有,但是最適合易修現狀,並能幫助易修發展的非廖其海莫屬。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經常有人提出來與自己合夥,對方出資金開店,李浩負責技術。李浩對此亦喜亦優:喜的是,這是向外發展的好機會;憂的是,以前只在青島做,不知道出去能不能做好,對在外地開的店面怎樣進行管理他不是很懂。李浩決定去拜訪大唐管理公司的唐琳,請教一下這個專業人士。把想法一說,唐琳堅決反對:1.跨區域經營和服務,你沒有經驗。2.就是擴展,最好不走這樣的路子,管理上有困難。唐琳出了個主意:嘗試連鎖加盟的方式拓展,如果技術過關,做大的機會比較高。隨著與唐琳溝通的不斷深化,李浩的觀念變了:企業團隊構建、引進人才、加強員工培訓等,用連鎖加盟方式把企業做大,立足青島面向全中國。 李浩又想起遠在北京的廖其海,你廖其海不是嫌易修公司這碗水小,撲騰不開嗎?這回我給你一個在全國連鎖加盟的大舞台,這回你有你廖其海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了吧?到了北京,李浩把自己的計劃書詳細地根廖其海解說,廖其海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 廖其海不愧是專業高工,瞭解「易修」的情況後,立即進行人才整合與梳理,制定了詳細的員工培訓與考核制度,對工作流程進行詳細規劃。筆記本維修屬於技術勞動,不好量化,因此團隊內經常有人抱怨自己「勞苦功低」,廖其海的措施,不但提高了員工的技術水平,而且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量有個清晰的認識。抱怨的人少了,埋頭苦幹、技術比拚的人多了。通過自己的人際圈子,廖其海又拉來5位高級工程師。李浩長出了一口氣:總算過關了! 有了技術支持,李浩做加盟連鎖的底氣足多了。唐琳運營企業加盟連鎖多年,成功案例頗多,思路清晰、經驗豐富,李浩乾脆「賴」上了:「這事你得給我張羅著,誰讓你是我朋友呢!」易修加盟店開始遍地開花。 規範細節營造好口碑 躲過行業信任危機 2006年,筆記本維修黑幕、高額利潤和維修費用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曝光在網上隨處可見。行業的「冬天」來了! 當時,市場上陸續起了一些維修公司,實力有大有小。主要有兩類,一是廠商制定的維修點。多在大城市,較小的縣、市覆蓋不到,同時大都只進行單一品牌的板卡級更換維修,不從事芯片級維修,如「不修零件只換配件,保險燒壞了換主板,液晶屏出現『白斑』換液晶屏」,這使得筆記本電腦小毛病也會花大修費。配件費加上維修費,動輒都要幾千元。另外就是一些非授權的維修公司,維修技師沒有通過正規的培訓,收費標準不明確,也沒有規範的維修服務流程,誠信度還很低。由於筆記本維修沒有相關法規,也沒有成規模的行業市場進行行業規範。所以,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高額利潤空間,吸引了眾多資本逐鹿,良莠不齊。 排頭兵總是先經歷風雨,「易修」一枝獨秀但獨木難支。 「冬天」是對行業的洗牌,誰能挺過去,下一步就是「春天」。李浩決心樹立這個行業的標桿,由「易修」探索並制定整個行業的標準。 靠什麼? 打鐵需要自身硬。「易修」的《員工手冊》、《店面運營管理手冊》、《筆記本培訓教材》、《VI形象手冊》等資料及教材編寫得嚴格規範,並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易修讓客戶享受規範的服務,不花冤枉錢。 易修不僅僅著眼於問題點的修復,提出「芯片級維修」的概念,即絕不僅限於一般性的拆拆換換,包括主板的南北橋芯片、供電電路板芯片、液晶顯示屏故障等高難度技術均能熟練運用。「易修」承諾:1、精準維修:不僅著眼於問題點的修復,更關注機器系統整體性能的發揮,「修不好,不收費」;2、快速響應:熱線即時咨詢支持。市內業務1小時響應;市區以外3小時響應;3、三專要求:實行專袋、專人、專機維修負責制;4、服務保障:維修後免費安全保障期。5、適應需求:最大限度的滿足來自客戶的個性需求6、誠信自律:不少客戶機器一個螺絲,不私自更換客戶機器配件。 易修具備三大優勢。第一,比廠家的維修站便宜,他們從事芯片級維修,為客戶以最小的代價再造機器價值;第二,比社會上的個體維修公司,他們有好的服務規範和服務流程及店面形象,講究誠信,但收費價格差不多;第三,他們提供的是一站式的服務平台,只要客戶有需求,不管是為筆記本電腦選購配件還是維修電腦,都可以在店裡解決,這是維修站和個體維修點所做不到的。 煥然一新的店面、與眾不同的貼心服務,取得了市場的認可。每天,前去維修和選購配件的不下百人,也有不少是自己修不好的筆記本銷售同行。每月維修機的數量不斷上升,多的時候單店維修量達到400台。 做好服務 保障加盟商的盈利能力 有的加盟者是慕名而來,有的是客戶引薦。他們都看好了加盟易修的市場潛力和品牌優勢。 易修能提供豐富的維修技術培訓。雖說各類電腦維修培訓學校不少,可傳授的大多是課本上的理論,很少有實戰經驗。而李浩組建的培訓隊伍由高級維修工程師講課,理論與案例結合,實際維修技能豐富多樣,可使加盟者快速掌握別處學不到的維修技能。易修與計算機硬件工程師認證教育中心結為合作夥伴,認證中心是硬件工程師授權培訓及考試中心的基地之一,有極具技術含量的內部教材。可使加盟店真正學習到專業的技術。 加盟商可從易修獲得質量過硬、配送及時、價格優良的配件支持體系。如果自己單獨開店,進貨配件數量小,無法保障配件質量、價格及可持續供應,而易修作為連鎖總部卻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配件。 此外,還有易修規範的品牌形象、豐富的店面運作經驗等優勢。可以讓加盟店少走很多的彎路,少花冤枉錢。 對於易修的前景,李浩很堅定:廠商雖然配件全,但只針對自有品牌且維修價格昂貴。特別是很多廠商需要外地送修。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不便。易修就是要建立保外筆記本維修連鎖加盟機構,在當地實現快捷維修,樹立保外維修第三方服務商的品牌形象。易修的目標是要讓保外筆記本維修後也能實現全國聯保,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享受到易修快捷、專業的服務。「用心贏得信任,精準再造價值」。 現在,李浩正朝著他的目標繼續努力——不僅要建立(保修期外)筆記本維修連鎖網絡,不僅在當地實現快捷維修,樹立保外維修第三方服務商的品牌形象,還要實現全國聯保,讓客戶在各地都能享受到易修快捷、專業的服務! 眼下,易修公司在全國吸納了80家加盟連鎖單位,涉及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願與有識之士共創易修美好明天! 台灣有線電視台有播放大陸《錢進人民幣》的節目,介紹創業成功的實例,個人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各位不妨收視學習。本週貼出【大師過台灣一】之01和02這是台灣傳統派的相聲家吳兆南、魏龍豪、陳逸安的作品 |